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630-2010: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任欣欣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任欣欣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948行: 第948行:


7.5.2
7.5.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以及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以及
第1,241行: 第1,235行:
10.3.11 架空敷设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表10.3.11 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热措施。
10.3.11 架空敷设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表10.3.11 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热措施。


表10.3.11 架空敷设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间距(m)
表10.3.11 架空敷设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间距(m)'''此表格以截图为准'''
 
{| class="wikitable"
 
|-
! 电缆类别\<br/>敷设方式 !! 控制电缆 !! 动力电缆
 
|-
| 平行敷设 || ≥0.5 || ≥1.0
 
|-
| 交叉敷设 || ≥0.3 || ≥0.5


|}


10.3.12 车间的高温特殊区段或部位,其电缆选择和敷设应符合 下列规定:
10.3.12 车间的高温特殊区段或部位,其电缆选择和敷设应符合 下列规定:
第2,300行: 第2,282行:
表1 有色金属工程主要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表
表1 有色金属工程主要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表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工艺  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性  分类 | 备注 |
! 工艺类型
| 采矿 | 油库及加油(闪点<28℃)站 | 甲 | 地面、室内 |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氧气瓶库、 电石库(10kg≤电石总量<100kg) | 乙 | 地面、室内 |
! 火灾危险性分类
| 木材加工及堆场 | 丙 | 地面 |
! 备注
| 机械保养、维修(含锻、铆、焊)间 | 丁 | 地面、室内 |
|-
| 矿区总降压变电所(油没变压器、设备单台油 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丙 | 地面、室内 独立设置 |
| rowspan="16" | 采矿
| 破碎站、胶带输送机廊、转运站 | 戊 | 地面 |
| style="text-align:left;" | 油库及加油(闪点<28℃)站
| 货运索道装(卸)载站、转角站、拉紧及锚固站、 传动站、支架 | 戊 | 地面 |
| 甲
| 燃油类机车、凿岩机及其修理硐室 | 丙 | 井下硐室 |
| 地面、室内
| 井下变、配电及整流硐室(单台油重60kg以上) | 丙 | 井下 |
|-
| 贮油硐室(桶装、罐装)及井下加油站(闪点≥ 6 0 ℃ 的 油品 | 丙 | 井下硐室 |
| style="text-align:left;" | 氧气瓶库、电石库(10kg≤电石总量<100kg)
| 各类生产硐室;水泵房及水仓、 电机车库、凿岩 (铲运)机及维修、空压机室、通风机室、破碎设备 间、井底车场、消防器材库、通信室等 | 丁 | 井下 |
| 乙
| 各类生产巷道、皮带运输机巷道 | 丁 | 井下 |
| 地面、室内
| 井塔、井架以及卷扬机房、箕斗(台车、串车)提 升设施、井口房、扇风机房 | 丁 | 地面 |
|-
| 蓄电池充电间(氢气逸出) | 甲 | 地面、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木材加工及堆场
| 充填系统;料仓、水泥库、破碎车间、磨砂及分 级车间、搅拌站及其计量和控制间 | 戊 | 地面 |
| 丙
| 爆破器材库(硐室)  爆破材料加工设施(炸药库、拌药、装药等) | 遵从专门  标准规定 | 井下或地面 |
| 地面
 
|-
续 表 1
| style="text-align:left;" | 机械保养、维修(含锻、铆、焊)
 
| style="color:#504060;" | 丁
|  |  |  |  |
| 地面、室内
| --- | --- | --- | --- |
|-
| 工艺  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 性分类 | 备注 |
| style="text-align:left;" | 矿区总降压变电所(油没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选矿 | 可燃类的选别药剂仓库、药剂制备及添加间 | 丙 | 室内 |
| 丙
| 防腐蚀维修材料(有机、可燃材质)库 | 丙 | 室内 |
| 地面、室内独立设置
| 变、配电站及控制室(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 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丙 | 室内 |
|-
| 技术检查站、试验室、化验室、地中衡房、办公 室、管理室、生活服务设施 | 丁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破碎站、胶带输送机廊、转运站
| 破碎(粗、 中、细碎)厂房、筛分厂房、胶带通廊 及转运站、粉(中间)矿仓、磨矿厂房、选别(浮选, 重选、磁选)车间、浓密设施、脱水及干燥厂房、精 矿仓、泵站 | 戊 | 室内、室外 |
| 戊
| 石灰浆制备车间、水玻璃制备间、试料加工间 生产污水处理设施 | 戊 | 室内、室外 |
| 地面
| 尾矿库、尾矿输送、 回水系统、库区排洪设施、 砂泵站、水泵站、污水站、供电线路 | 戊 | 室外、室内 |
|-
| 原料场 | 矿石输送系统(输送机、转运站) | 戊 | 室内、室外 |
| style="text-align:left;" | 货运索道装()载站、转角站、拉紧及锚固站、传动站、支架
| 煤、焦的存储、筛分、配给(含翻车机室、煤均化 库)以及封闭的输送、转运设施 | 丙 | 室内及封 闭廊道 |
| 戊
| 精矿解冻室(库) | 戊 | 室内、煤的  解冻为丁类 |
| 地面
| 变、配电站及控制室(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 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丙 | 室内 |
|-
| 精矿库、溶剂仓、反料(渣、烟灰)仓库、矿石仓 库(堆场)、矿石均化库 | 戊 | 室内、室外 |
| style="text-align:left;" | 燃油类机车、凿岩机及其修理硐室
| 火法冶  金、熔盐  电 解 、  湿法冶  金(含 烟气 制酸) | 制粒、压团、配料车间 | 戊 | 室内 |
| style="color:#404040;" |
| 炉料干燥、焙烧、烧结、回转窑、煅烧、阳极泥火 法工序处理、精矿解冻 | 丁 | 室内 |
| 井下硐室
| 熔炼、熔铸、精炼(火法)、烧铸、熔析、精馏、熔盐 电解、铸造等车间,收尘、余热锅炉、水淬渣设施 | 丁 | 室内 |
|-
| 电解、电积、净液、配液、阳极泥处理、硫酸盐制 备(浆化、浸洗、浓缩等工序) | 戊 | 室内 |
| 井下变、配电及整流硐室(单台油重60kg以上)
| 高压溶出、叶滤、种子分解及过滤、蒸发及苛化 车间 | 丁 | 密封容器内 |
| 丙
| 矿浆浓缩加热、高压(常压)酸浸、循环浸出、中 和除渣、洗涤过滤、浓密分离、结晶沉淀、尾渣中 和处理 | 丁 | 室内或密  封容器内 |
| 井下
 
|-
|  |  |  |  |
| style="text-align:left;" | 贮油硐室(桶装、罐装)及井下加油站(闪点≥60℃的油品
| --- | --- | --- | --- |
| 丙
| 工艺  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 性分类 | 备注 |
| 井下硐室
| 火法冶 金、熔盐 电 解 、  湿法冶  金 (含  烟 气 制酸) | 絮凝剂制备、碱液制备、石灰乳制备 | 戊 | 室内 |
|-
| 高压鼓风机房、排风机房、空压机房 | 丁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各类生产硐室;水泵房及水仓、电机车库、凿岩(铲运)机及维修、空压机室、通风机室、破碎设备间、井底车场、消防器材库、通信室等
| SO2烟气净化、干吸、转化工段、尾气吸收、酸 泥处理 | 丙 | 室外、容器内 |
| style="color:#404050;" |
| 封闭式粉煤制备车间(站)及喷吹站 | 乙 | 敞开式 可为丙类 |
| 井下
| 区域(车间)变电、整流所(站)、 电磁站(油浸变 压器、设备单台油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  容器) | 丙 | 独立设置 |
|-
| 工艺生产中产出(或使用)一氧化碳等可燃气 体的场所 | 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各类生产巷道、皮带运输机巷道
| 铝、镁铝合金等金属粉末的使用存储区域 | 乙 | 室内 |
|
| 煤油、轻柴油(闪点≥28℃且<60℃)储存间 | 乙 | 室内 |
| 井下
| 柴油(闪点≥60℃)泵组机房 | 丙 | 室内 |
|-
| 重油及柴油(闪点≥60℃)间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井塔、井架以及卷扬机房、箕斗(台车、串车)提升设施、井口房、扇风机房
| 液压站、润滑油(系统)站;桶装润滑油间 | 丙 | 室内 |
| style="color:#303040;" |
| 电炉除尘风机房、转炉二次除尘风机房 | 丙 | 室内 |
| 地面
| 石油焦仓库、石油焦煅烧、锻后料仓及转运、生 阳极制造、碳素废渣处理、沥青熔化 | 丙 | 室内 |
|-
| 阳极煅烧、焙烧、制糊成型、炭块库、烟气净化 车间 | 丁 | 室内、外 |
| style="text-align:left;" | 蓄电池充电间(氢气逸出)
| 阳极组装及残极处理、槽大修车间、抬包清理 及铝渣棚 | 戊 | 室内、外 |
| 甲
| 使用氧气的在线控制室 | 乙 | 室内 |
| 地面、室内
| 采用氢气还原、氢气保护的生产工艺区域 | 甲 | 室内 |
|-
| 多晶硅的三氯氢硅合成、提纯及还原,四氯化 硅氢化等车间 | 甲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充填系统;料仓、水泥库、破碎车间、磨砂及分级车间、搅拌站及其计量和控制间
| 单晶硅生产中的(以氢气为介质的)拉晶间 | 甲 | 室内 |
| 戊
| 硅烷热分解(合成、分馏)车间 | 甲 | 室内 |
| 地面
| 海绵钛破碎、包装、贮存工序 | 甲 | 室内 |
|-
| 硫化氢(H2S)制备间 | 甲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爆破器材库(硐室)爆破材料加工设施(炸药库、拌药、装药等)
 
| 遵从专门标准规定
| |  |  |  |
| 井下或地面
| --- | --- | --- | --- |
|}
| 工艺  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 性分类 | 备注 |
| 火法冶 金、熔盐 电 解 、  混法冶  金 (含 烟 气 制酸) | 硫化反应(以硫化氢为介质)工艺及装置区域 | 甲 | 室内、外 |
| 羰基镍粉、热离解金属羰基化合物制粉工序 | 甲 | 室内 |
| 以锌粉为添加剂的置换沉淀工序 | 甲 | 室内 |
| 钽、铌粉的生产中的还原工序 | 甲 | 室内 |
| 锂、锶生产、加工区域 | 甲 | 室内 |
| 氢碎()合金制粉 | 甲 | 室内 |
| 氢氧站、氢气站(含水电解等各类制氢) | 甲 | 独立设置 |
| 煤气(发生炉、鼓风炉)的净化、使用车间 | 乙 | 室内 |
| 萃取生产(乙类溶剂)储存、调配使用 | 乙 | 室内,当丙类  溶剂应为丙类 |
| 硫磺的储存、使用场所 | 乙 | 当硫磺粒径 较大、无  粉尘时可 为丙类 |
| 硝酸、发烟硫酸的使用、存储区域 | 乙 | 室内、外 |
| 氨、液氯的储存、使用 | 乙 | 独立设置 |
| 硫酸的生产、使用、存贮区域 | 丙 | 室内、外 见说明‘5 |
| 封闭的电缆夹层、 电缆隧道 | 丙 | 室内 |
| 配电室及控制室(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 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丙 | 室内 |
| 各类生产泵站(不燃介质输送、常温) | 戊 | 高温介质  时为丁类 |
| 耐火材料及加工、成品库、维修(机、 电)间、地 磅房 | 戊 | 室内 |
| 有色 金 属 及合金 加工 | 熔铸(含熔炼、铸造、清理)、热轧、热处理、酸 洗、淬火时效车间 | 丁 | 室内 |
| 板坯、冷轧、挤压(拉伸)精整、成品检查与包 装、成品库等车间(库) | 戊 | 室内 |
| 保护性气体(氢气类)站 | 甲 | 独立设置 |
| 表面处理使用甲类液体工序的工作间 | 甲 | 室内 |
 
| |  |  |  |
| --- | --- | --- | --- |
| 工艺  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 性分类 | 备注 |
| 有色 金属 及合金 加 工 | 表面处理使用乙类液体工序的工作间 | 乙 | 室内 |
| 铝粉、镁粉(含合金铸件打磨)制备、储运间 | 乙 | 室内 |
| 成品涂油、上胶封装区域 | 丙 | 室内 |
| 变配电、整流所(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 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丙 | 独立设置 |
| 冷却、润滑油站(地下室) | 丙 | 室内 |
| 锻件生产 | 戊 | 热锻生产 为丁类 |
| 其他 | 自备热电站、锅炉房燃料(燃煤、重油)配送系 统 | 丙 | 使用燃气  时为甲类 |
| 天然气站(调压、供应) | 甲 | 独立设置 |
| 液化石油气的调压、储瓶、瓶组间 | 甲 | 独立设置 |
| 厂区油库及加油站(含汽油等以甲类油为主) | 甲 | 独立设置 |
| 油浸变压器室或室内配电/整流装置(单台设 备油重在60kg以上) | 丙 | 室内 |
| 计控中心、信息中心室 | 丁 | 室内 |
| 柴(重)油发电机房 | 丙 | 室内 |
| 氧气站(含空分和吸附生产、加压系统) | 乙 | 独立设置 |
| 乙炔站 | 甲 | 独立设置 |
| 水煤气、焦炉煤气的生产、加压排送系统 | 甲 | 独立设置 |
| 发生炉煤气、混合煤气(热值≤3000×4.18kJ/ m3)的生产、加压排送系统 | 乙 | 独立设置 |
| 燃 油 ( 轻 柴 油) 供 应 泵 站 ( 闪 点 ≥ 2 8 ℃ 且 < 60℃) | 乙 | 独立设置 |
| 燃油(重、柴油)供应泵站(闪点≥60℃) | 丙 | 独立设置 |
| 综合品库房(橡胶制品、 电器材料、纤维织物、 油脂类、劳保品等) | 丙 | 室内 |
| 试验、化验系统中的助燃、可燃气体分析室 | 丙 | 室内 |
| 柴油机械维修的喷油泵实验间 | 丙 | 独立设置 |
| 高位水池(水塔)、循环水系统、软化(化学)水 制备、水泵站、生产污水处理站 | 戊 | 室内、室外 |
 
续 表 1


|  |  |  |  |
续 表 1
| --- | --- | --- | --- |
| 工艺  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 性分类 | 备注 |
| 其他 | 空气压缩机站(无润滑油或不喷油螺杆式) | 戊 | 备有润滑注  时为丁戊 |
| 消防车库 | 丁 | 室内 |
| 一般材料仓库 | 戊 | 室内  (含开敞式) |
| 自备热电站主厂房(含汽机、锅炉煤仓等) | 丁 | 室内 |
| 燃煤(重油)锅炉房 | 丁 | 室内 |


有色金属工程主要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表的说明: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工艺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性分类
! 备注
|-
| rowspan="7" | 选矿
| style="text-align:left;" | 可燃类的选别药剂仓库、药剂制备及添加间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防腐蚀维修材料(有机、可燃材质)库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变、配电站及控制室(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技术检查站、试验室、化验室、地中衡房、办公室、管理室、生活服务设施
| style="color:#404050;" | 丁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破碎(粗、中、细碎)厂房、筛分厂房、胶带通廊及转运站、粉(中间)矿仓、磨矿厂房、选别(浮选,重选、磁选)车间、浓密设施、脱水及干燥厂房、精矿仓、泵站
| 戊
| 室内、室外
|-
| style="text-align:left;" | 石灰浆制备车间、水玻璃制备间、试料加工间生产污水处理设施
| 戊
| 室内、室外
|-
| style="text-align:left;" | 尾矿库、尾矿输送、回水系统、库区排洪设施、砂泵站、水泵站、污水站、供电线路
| 戊
| 室外、室内
|-
| rowspan="5" | 原料场
| style="text-align:left;" | 矿石输送系统(输送机、转运站)
| 戊
| 室内、室外
|-
| style="text-align:left;" | 煤、焦的存储、筛分、配给(含翻车机室、煤均化库)以及封闭的输送、转运设施
| 丙
| 室内及封闭廊道
|-
| style="text-align:left;" | 精矿解冻室(库)
| 戊
| 室内、煤的解冻为丁类
|-
| style="text-align:left;" | 变、配电站及控制室(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精矿库、溶剂仓、反料(渣、烟灰)仓库、矿石仓库(堆场)、矿石均化库
| 戊
| 室内、室外
|- style="text-align:left;"
| rowspan="6" | 火法冶金、熔盐电 解 、湿法冶金(含烟气制酸)
| 制粒、压团、配料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炉料干燥、焙烧、烧结、回转窑、煅烧、阳极泥火法工序处理、精矿解冻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50;" | 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熔炼、熔铸、精炼(火法)、烧铸、熔析、精馏、熔盐电解、铸造等车间,收尘、余热锅炉、水淬渣设施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50;" | 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电解、电积、净液、配液、阳极泥处理、硫酸盐制备(浆化、浸洗、浓缩等工序)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style="color:#504040;" | 高压溶出、叶滤、种子分解及过滤、蒸发及苛化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50;" | 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密封容器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矿浆浓缩加热、高压(常压)酸浸、循环浸出、中和除渣、洗涤过滤、浓密分离、结晶沉淀、尾渣中和处理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50;" | 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或密封容器内
|}


1.有色金属生产工艺和装置复杂多样 ,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分类很难全部概括 ,上述表中只对较常遇到的以举例方式示出;
{| class="wikitable"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工艺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性分类
! 备注
|-
| rowspan="22" | 火法冶金、熔盐电 解 、湿法冶金(含烟 气制酸)
| 絮凝剂制备、碱液制备、石灰乳制备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高压鼓风机房、排风机房、空压机房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50;" | 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SO₂烟气净化、干吸、转化工段、尾气吸收、酸泥处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外、容器内
|-
| 封闭式粉煤制备车间(站)及喷吹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敞开式可为丙类
|-
| 区域(车间)变电、整流所(站)、电磁站(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独立设置
|-
| 工艺生产中产出(或使用)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的场所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铝、镁铝合金等金属粉末的使用存储区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煤油、轻柴油(闪点≥28℃且<60℃)储存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柴油(闪点≥60℃)泵组机房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重油及柴油(闪点≥60℃)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液压站、润滑油(系统)站;桶装润滑油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电炉除尘风机房、转炉二次除尘风机房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石油焦仓库、石油焦煅烧、锻后料仓及转运、生阳极制造、碳素废渣处理、沥青熔化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阳极煅烧、焙烧、制糊成型、炭块库、烟气净化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50;" | 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外
|-
| 阳极组装及残极处理、槽大修车间、抬包清理及铝渣棚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外
|-
| 使用氧气的在线控制室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采用氢气还原、氢气保护的生产工艺区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304040;" | 室内
|-
| 多晶硅的三氯氢硅合成、提纯及还原,四氯化硅氢化等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单晶硅生产中的(以氢气为介质的)拉晶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硅烷热分解(合成、分馏)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海绵钛破碎、包装、贮存工序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40;" | 室内
|-
| 硫化氢(H₂S)制备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独立设置
|}


2.鉴于生产工艺装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介质、环境波动变化 的不确定性,加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发展创新,常常在同一生产工 序中的介质也不尽一致 。 因此确定有色金属工程生产的火灾危险 性分类时应慎重加以较核,对于火灾危险性高的重大项目,应通过 专门评估加以认定;
{| class="wikitable"
 
|- style="text-align:center;"
3.需要注意的是:介质(本规范对工艺生产中“物质 ”的称谓, 以下同)的火灾危险特性 ,并不等同于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 。对于 任何一座厂房(仓库)或某一场合(部位、 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应根据工艺设计中实际采用 (产生)的可燃介质的火灾危险特性和 范围 , 以及计算出介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即危险性
! 工艺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类别高的介质与其空间容积的比值和总量), 同时考虑温度、压力、 扩散等环境条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第3. 1.2条及其条文说明加以具体确定;
! 火灾危险性分类
 
! 备注
4.在有色金属冶金工艺生产中,普遍采用可燃(助燃)、 易燃介 质做燃料或生产原料 , 当可燃(助燃) 、 易燃介质在工业炉窑 (反应 器)内充分燃烧(完全反应),且其使用、储运中设置了可靠的监控、 报警、紧急切换装置,并具有相关的耐火极限、 防火分隔与有效的
|-
 
| rowspan="17" | 火法冶金、熔盐电 解 、混法冶金(含烟气制酸)
灭火设施。从而达到防火的全面受控状态时,有色金属工业生产 中大量使用高温或熔化状态生产(产生强烈热辐射、火焰、火花作 用)一般都应确定为丁类或戊类火灾危险性类别 。 当达不到受控 要求或生产工艺具有其他特征时,则应具实确定其生产的火灾危 险性类别;
| 硫化反应(以硫化氢为介质)工艺及装置区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5.通常在工艺技术上,将 SO3 与 H2O 以任何比例结合的物 质称为硫酸,当 SO3 与 H2O 的摩尔比≤1时称硫酸; 当摩尔比>1 时称为发烟硫酸。发烟硫酸是指含有游离三氧化硫的浓硫酸, 因 为它在常态下就会不断地向空间散放 SO3 , 会对环境中的还原性 物质直接发生作用,与可燃物质氧化放热且燃烧。 因此对贮存及 使用发烟硫酸的场所,其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外
 
|-
有色金属工程中,烟气制酸生产的硫酸主要是浓硫酸(百分浓 度98%),主要用于外销 (含一定量存储自用) 。而在湿法冶金工 艺中使用的则多为稀硫酸(百分浓度60%以下),通过浓硫酸配制 得到。硫酸随其浓度不同,化学特性差异明显。浓硫酸具有较强氧 化性,它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金、铂、铁等除外)反应,遇到某些有机 物时会急剧作用,放热可能引发火灾。而稀硫酸溶液是以离子状态 存在,具有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特性。稀硫酸能与金属化合 生成盐并逸出氢气(甚至能够与无防护的金属容器接触反应)。 一 浓一稀性质迥异,硫酸就其介质的火灾危险特性还是不容忽视的。
| 羰基镍粉、热离解金属羰基化合物制粉工序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在有色金属长期生产实践中,硫酸(含浓、稀)是生产工艺重要 的介质(或副产品),因具有强酸的优良化学特征,在有色湿法冶金 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 因此,工程设计必须针对性地认真解决好硫 酸腐蚀的防护课题,达到扬长避短。多年以来在其生产、储运、使 用各个环节中, 防腐蚀技术措施在有色金属工程项目 中 占有突出 地位 。工程设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46 的有关规定,采取有针对性且可靠的防腐蚀措施,与此 同时做好施工、安装并辅以适时维护、有效管理等手段。数十年的 实践证明:有色金属行业硫酸的生产、使用在规模、数量上不断扩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大、提升,各类设施的防护措施是安全可靠的,效果是显著的。虽 然调查发现:有色金属企业曾经也有过相关的燃爆事故发生(如在 某企业的烟气制酸生产中,由于转化器防腐层损坏,酸液渗漏与钢 外壳接触反应,溢出氢气遇火燃爆,致转化器顶盖被掀掉)。同时, 其他行业也有过类似事故的报导(如某化工厂在改造原浓硫酸贮 罐时,对罐内残存的浓酸进行稀释,并使用乙炔焰切割罐体发生了 爆炸)。究其根源,显然都是维护失误、管理不力、违章操作所致, 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 以锌粉为添加剂的置换沉淀工序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认定:在有色金属工业生产、使用硫 酸的车间(场所)中,工艺装置、设备、管线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 的有关要求。其厂房、构筑物各类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的规定。当具备了相应的防腐 蚀标准(含有效防护面层、合理构造、避免泄漏、贮罐设围堰等)时, 就基本失去其燃烧(爆炸)的客观条件,故上述举例表中将硫酸生 产、使用和存储厂房(场所)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划为丙类。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同时,鉴于硫酸在防护不良的环境中仍具有火灾危险性,应在 硫酸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上力求完善严格,如定期维护、泄漏检 查等制度化以及在硫酸贮罐区维护好防火堤,不得随意动火等措 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 钽、铌粉的生产中的还原工序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3.0.3 钢结构以其重量轻强度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近年 来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工业建设领域中,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扩 大了应用领域,超越了某些禁区,发展极为迅速。 目前在新建或改 扩建工程项目中,大量的多、高层厂房采用钢结构或钢与混凝土组 合结构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锂、锶生产、加工区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氢碎()合金制粉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氢氧站、氢气站(含水电解等各类制氢)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独立设置
|-
| 煤气(发生炉、鼓风炉)的净化、使用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萃取生产(乙类溶剂)储存、调配使用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当丙类溶剂应为丙类
|-
| 硫磺的储存、使用场所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当硫磺粒径较大、无粉尘时可为丙类
|-
| 硝酸、发烟硫酸的使用、存储区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外
|-
| 氨、液氯的储存、使用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独立设置
|-
| 硫酸的生产、使用、存贮区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外见说明‘5
|-
| 封闭的电缆夹层、电缆隧道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配电室及控制室(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各类生产泵站(不燃介质输送、常温)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高温介质时为丁类
|-
| 耐火材料及加工、成品库、维修(机、电)间、地磅房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rowspan="4" style="color:#404050;" | 有色金属及合金加工
| 熔铸(含熔炼、铸造、清理)、热轧、热处理、酸洗、淬火时效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or:#404050;" | 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板坯、冷轧、挤压(拉伸)精整、成品检查与包装、成品库等车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保护性气体(氢气类)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独立设置
|-
| 表面处理使用甲类液体工序的工作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甲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工艺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性分类
! 备注
|- style="text-align:left;"
| rowspan="6" style="color:#303040;" | 有色金属及合金加工
| 表面处理使用乙类液体工序的工作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铝粉、镁粉(含合金铸件打磨)制备、储运间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成品涂油、上胶封装区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变配电、整流所(油浸变压器、设备单台油重60kg以上、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独立设置
|- style="text-align:left;"
| 冷却、润滑油站(地下室)
| style="text-align:center;" | 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室内
|- style="text-align:left;"
| 锻件生产
| style="text-align:center;" | 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热锻生产为丁类
|-
| rowspan="17" | 其他
| style="text-align:left;" | 自备热电站、锅炉房燃料(燃煤、重油)配送系统
| 丙
| 使用燃气时为甲类
|-
| style="text-align:left;" | 天然气站(调压、供应)
| 甲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液化石油气的调压、储瓶、瓶组间
| 甲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厂区油库及加油站(含汽油等以甲类油为主)
| 甲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油浸变压器室或室内配电/整流装置(单台设备油重在60kg以上)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计控中心、信息中心室
| 丁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柴()油发电机房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氧气站(含空分和吸附生产、加压系统)
| 乙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乙炔站
| style="color:#404030;" | 甲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水煤气、焦炉煤气的生产、加压排送系统
| 甲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发生炉煤气、混合煤气(热值≤3000×4.18kJ/m³)的生产、加压排送系统
| 乙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燃油(轻柴油)供应泵站(闪点≥28℃且60℃)
| 乙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燃油(重、柴油)供应泵站(闪点≥60℃)
| 丙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综合品库房(橡胶制品、电器材料、纤维织物、油脂类、劳保品等)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试验、化验系统中的助燃、可燃气体分析室
| 丙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柴油机械维修的喷油泵实验间
| 丙
| 独立设置
|-
| style="text-align:left;" | 高位水池(水塔)、循环水系统、软化(化学)水制备、水泵站、生产污水处理站
| 戊
| 室内、室外
|}


由于钢结构的耐火性能相对较差,解决其火灾的防护问题,是 扩大钢结构应用范畴,有利于工程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大 量的科研、论证获得了明显进展,其成果已经用于工程实践中。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中对丁、戊类二级耐火 等级厂房(仓库)钢结构的粱、柱制定了适度的防火保护要求。在
续 表 1


钢铁、有色等行业多年工程实践中,通过采取一定防护构造措施或 经耐火稳定验算评估,大部分冶金生产厂房中钢结构构件都是可 以适用的。在民用建筑领域内,建筑钢结构的防火设计也从单纯 地防护转向更为科学全面的分析、评估等方法。国内以同济大学 为代表的建筑钢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 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 2000 中有所反映。近 年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对国产钢的防火性能也作了广泛的 研究,提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这些都将成为提高建筑钢结构防 火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工艺类型
! 车间(工段、区域)名称
! 火灾危险性分类
! 备注
|-
| rowspan="5" | 其他
| style="text-align:left;" | 空气压缩机站(无润滑油或不喷油螺杆式)
| 戊
| 备有润滑注时为丁戊
|-
| style="text-align:left;" | 消防车库
| 丁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一般材料仓库
| 戊
| 室内(含开敞式)
|-
| style="text-align:left;" | 自备热电站主厂房(含汽机、锅炉煤仓等)
| style="color:#303040;" | 丁
| style="color:#404040;" | 室内
|-
| style="text-align:left;" | 燃煤(重油)锅炉房
| 丁
| 室内
|}
 
有色金属工程主要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表的说明:
 
1.有色金属生产工艺和装置复杂多样 ,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分类很难全部概括 ,上述表中只对较常遇到的以举例方式示出;
 
2.鉴于生产工艺装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介质、环境波动变化 的不确定性,加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发展创新,常常在同一生产工 序中的介质也不尽一致 。 因此确定有色金属工程生产的火灾危险 性分类时应慎重加以较核,对于火灾危险性高的重大项目,应通过 专门评估加以认定;
 
3.需要注意的是:介质(本规范对工艺生产中“物质 ”的称谓, 以下同)的火灾危险特性 ,并不等同于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 。对于 任何一座厂房(仓库)或某一场合(部位、 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应根据工艺设计中实际采用 (产生)的可燃介质的火灾危险特性和 范围 , 以及计算出介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即危险性
 
类别高的介质与其空间容积的比值和总量), 同时考虑温度、压力、 扩散等环境条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第3. 1.2条及其条文说明加以具体确定;
 
4.在有色金属冶金工艺生产中,普遍采用可燃(助燃)、 易燃介 质做燃料或生产原料 , 当可燃(助燃) 、 易燃介质在工业炉窑 (反应 器)内充分燃烧(完全反应),且其使用、储运中设置了可靠的监控、 报警、紧急切换装置,并具有相关的耐火极限、 防火分隔与有效的
 
灭火设施。从而达到防火的全面受控状态时,有色金属工业生产 中大量使用高温或熔化状态生产(产生强烈热辐射、火焰、火花作 用)一般都应确定为丁类或戊类火灾危险性类别 。 当达不到受控 要求或生产工艺具有其他特征时,则应具实确定其生产的火灾危 险性类别;
 
5.通常在工艺技术上,将 SO3 与 H2O 以任何比例结合的物 质称为硫酸,当 SO3 与 H2O 的摩尔比≤1时称硫酸; 当摩尔比>1 时称为发烟硫酸。发烟硫酸是指含有游离三氧化硫的浓硫酸, 因 为它在常态下就会不断地向空间散放 SO3 , 会对环境中的还原性 物质直接发生作用,与可燃物质氧化放热且燃烧。 因此对贮存及 使用发烟硫酸的场所,其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
 
有色金属工程中,烟气制酸生产的硫酸主要是浓硫酸(百分浓 度98%),主要用于外销 (含一定量存储自用) 。而在湿法冶金工 艺中使用的则多为稀硫酸(百分浓度60%以下),通过浓硫酸配制 得到。硫酸随其浓度不同,化学特性差异明显。浓硫酸具有较强氧 化性,它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金、铂、铁等除外)反应,遇到某些有机 物时会急剧作用,放热可能引发火灾。而稀硫酸溶液是以离子状态 存在,具有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特性。稀硫酸能与金属化合 生成盐并逸出氢气(甚至能够与无防护的金属容器接触反应)。 一 浓一稀性质迥异,硫酸就其介质的火灾危险特性还是不容忽视的。
 
在有色金属长期生产实践中,硫酸(含浓、稀)是生产工艺重要 的介质(或副产品),因具有强酸的优良化学特征,在有色湿法冶金 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 因此,工程设计必须针对性地认真解决好硫 酸腐蚀的防护课题,达到扬长避短。多年以来在其生产、储运、使 用各个环节中, 防腐蚀技术措施在有色金属工程项目 中 占有突出 地位 。工程设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46 的有关规定,采取有针对性且可靠的防腐蚀措施,与此 同时做好施工、安装并辅以适时维护、有效管理等手段。数十年的 实践证明:有色金属行业硫酸的生产、使用在规模、数量上不断扩大、提升,各类设施的防护措施是安全可靠的,效果是显著的。虽 然调查发现:有色金属企业曾经也有过相关的燃爆事故发生(如在 某企业的烟气制酸生产中,由于转化器防腐层损坏,酸液渗漏与钢 外壳接触反应,溢出氢气遇火燃爆,致转化器顶盖被掀掉)。同时, 其他行业也有过类似事故的报导(如某化工厂在改造原浓硫酸贮 罐时,对罐内残存的浓酸进行稀释,并使用乙炔焰切割罐体发生了 爆炸)。究其根源,显然都是维护失误、管理不力、违章操作所致, 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认定:在有色金属工业生产、使用硫 酸的车间(场所)中,工艺装置、设备、管线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 的有关要求。其厂房、构筑物各类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的规定。当具备了相应的防腐 蚀标准(含有效防护面层、合理构造、避免泄漏、贮罐设围堰等)时, 就基本失去其燃烧(爆炸)的客观条件,故上述举例表中将硫酸生 产、使用和存储厂房(场所)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划为丙类。
 
同时,鉴于硫酸在防护不良的环境中仍具有火灾危险性,应在 硫酸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上力求完善严格,如定期维护、泄漏检 查等制度化以及在硫酸贮罐区维护好防火堤,不得随意动火等措 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3.0.3 钢结构以其重量轻强度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近年 来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工业建设领域中,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扩 大了应用领域,超越了某些禁区,发展极为迅速。 目前在新建或改 扩建工程项目中,大量的多、高层厂房采用钢结构或钢与混凝土组 合结构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由于钢结构的耐火性能相对较差,解决其火灾的防护问题,是 扩大钢结构应用范畴,有利于工程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大 量的科研、论证获得了明显进展,其成果已经用于工程实践中。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中对丁、戊类二级耐火 等级厂房(仓库)钢结构的粱、柱制定了适度的防火保护要求。在钢铁、有色等行业多年工程实践中,通过采取一定防护构造措施或 经耐火稳定验算评估,大部分冶金生产厂房中钢结构构件都是可 以适用的。在民用建筑领域内,建筑钢结构的防火设计也从单纯 地防护转向更为科学全面的分析、评估等方法。国内以同济大学 为代表的建筑钢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 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 2000 中有所反映。近 年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对国产钢的防火性能也作了广泛的 研究,提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这些都将成为提高建筑钢结构防 火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3.0.4 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液压站、润滑站多数贴近大型、重要设 备配置,其火灾荷载大,如发生火灾难以扑救,危害性较突出,因此 适当提高其耐火等级是必要的。此外,因电缆夹层大都紧贴高低 压配电室, 一旦火灾相互串通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故对它们的要 求有所提高,即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但如果设置了自动灭火 系统,按 GB50016 中第3.2.4条规定,作为丙类生产场所,不做 防火保护的钢构件也可满足要求。
3.0.4 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液压站、润滑站多数贴近大型、重要设 备配置,其火灾荷载大,如发生火灾难以扑救,危害性较突出,因此 适当提高其耐火等级是必要的。此外,因电缆夹层大都紧贴高低 压配电室, 一旦火灾相互串通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故对它们的要 求有所提高,即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但如果设置了自动灭火 系统,按 GB50016 中第3.2.4条规定,作为丙类生产场所,不做 防火保护的钢构件也可满足要求。
第2,469行: 第2,795行:
3.0.5 在有色金属加工厂房内设置了类似地坑式的半地下设备 间,设备室面积不大且无人值守,该类设备地下室无顶盖也无固定 的封闭,应视为厂房的一部分。当其使用并存放少量丙类可燃液 体(不允许存放甲、乙类油品)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可通过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如细水雾等系统),在地面交界处以水幕达到 防火分隔的目的。
3.0.5 在有色金属加工厂房内设置了类似地坑式的半地下设备 间,设备室面积不大且无人值守,该类设备地下室无顶盖也无固定 的封闭,应视为厂房的一部分。当其使用并存放少量丙类可燃液 体(不允许存放甲、乙类油品)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可通过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如细水雾等系统),在地面交界处以水幕达到 防火分隔的目的。


3.0.6 工艺生产过程中,若干独立车间通过胶带式通廊连成一个 生产系统,由于火灾危险性等级不同,或者总的建筑面积较大,需 要以防火分隔进行防火分区。如熔盐电解工艺的阳极生产系统 中,胶带式通廊需要与石油焦库——煅烧——煅后仓——生阳极 制造 焙烧等多个厂房连接,此时按照火灾危险性等级或建筑 面积进行防火分区,既需要在适当位置处设置防火分隔,同时又不 允许截断胶带输送机中断正常生产,只能局部留出开口部位。对
3.0.6 工艺生产过程中,若干独立车间通过胶带式通廊连成一个 生产系统,由于火灾危险性等级不同,或者总的建筑面积较大,需 要以防火分隔进行防火分区。如熔盐电解工艺的阳极生产系统 中,胶带式通廊需要与石油焦库——煅烧——煅后仓——生阳极 制造 焙烧等多个厂房连接,此时按照火灾危险性等级或建筑 面积进行防火分区,既需要在适当位置处设置防火分隔,同时又不 允许截断胶带输送机中断正常生产,只能局部留出开口部位。对此,应在这些开口位置处增加设置水幕或细水雾封堵分隔灭火系 统,达到完善的防火分区体系。
 
此,应在这些开口位置处增加设置水幕或细水雾封堵分隔灭火系 统,达到完善的防火分区体系。


3.0.7 有色金属工程高层工业厂房结构,特别是高层钢结构发展 极为迅速,为适应新工艺、新装备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近 十多年,我国有色金属在引进国际先进火法冶金工艺一氧气顶吹 浸没式熔炼工艺,采用先进的工艺装备,炉体密闭性强,余热充分 利用,节能、降耗、环保好,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相关监控系统完善, 岗位操作人员较少。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丁类,厂房多为开 敞式布局(设挑檐、雨篷,不设置封闭围墙)。厂房内部将配电、控 制、值班等室以及生产管理人员疏散区域进行封闭分隔。厂房楼 层层高为4m~8m, 楼层8层~12层,地面以上总高度在60m 左 右,厂房总的建筑面积在6000m2 以上。
3.0.7 有色金属工程高层工业厂房结构,特别是高层钢结构发展 极为迅速,为适应新工艺、新装备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近 十多年,我国有色金属在引进国际先进火法冶金工艺一氧气顶吹 浸没式熔炼工艺,采用先进的工艺装备,炉体密闭性强,余热充分 利用,节能、降耗、环保好,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相关监控系统完善, 岗位操作人员较少。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丁类,厂房多为开 敞式布局(设挑檐、雨篷,不设置封闭围墙)。厂房内部将配电、控 制、值班等室以及生产管理人员疏散区域进行封闭分隔。厂房楼 层层高为4m~8m, 楼层8层~12层,地面以上总高度在60m 左 右,厂房总的建筑面积在6000m2 以上。
第2,565行: 第2,889行:
表 2 煤堆的堆存高度和堆存期限
表 2 煤堆的堆存高度和堆存期限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序号 | 煤的品种 | 煤堆允许堆存高度(m) | |
! rowspan="2" | 序号
| 堆存时间≤2个月 | 堆存时间>2个月 |
! rowspan="2" | 煤的品种
| 1 | 褐煤 | 2~2.5 | 1.5~2.0 |
! colspan="2" | 煤堆允许堆存高度(m)
| 2 | 烟煤(V;>20%) | 2.5~3.0 | 2.0~2.5 |
|-
| 3 | 烟煤(V, ≤20%) | 3.5 | 2.5 |
| 堆存时间≤2个月
| 4 | 无烟煤 | 不作限制 | 不作限制 |
| 堆存时间>2个月
 
|-
注:1 V. 为烟煤的挥发分指标;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505050;" | 1
| 褐煤
| 2~2.5
| 1.5~2.0
|-
| 2
| 烟煤(V;>20%)
| 2.5~3.0
| 2.0~2.5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
| 烟煤(V,≤20%)
| style="color:#505050;" | 3.5
| 2.5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707070;" | 4
| 无烟煤
| 不作限制
| 不作限制
|}
 
注:1 V. 为烟煤的挥发分指标;


2 上述表格选自《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通用工程常用数据卷冶金工业 出版社,北京1996.10。
2 上述表格选自《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通用工程常用数据卷冶金工业 出版社,北京1996.10。
第2,590行: 第2,935行:
4.4.3 当前煤、焦棚(库)类建筑大多采用轻型钢结构刚架型式, 经调研获知煤、焦类库房内,当长期堆存未及时进行周转或未采取 散热等有效措施时,部分煤(焦)就会出现自燃现象, 一旦成片地发 生后烟雾会较大,能够及早地被发现。此外,通常其自燃火焰高度 大多只发生在其表面有限的范围(1:0m 以下)内,难以迅速并扩 大燃烧危及到上部的钢结构,且火灾的扑救较为有效。因此,只需 对煤(焦)库内紧邻可能受到自燃物料热作用的钢柱部分表面,做 必要的防火安全防护,其耐火极限按有关规定要求不低于1.00h。
4.4.3 当前煤、焦棚(库)类建筑大多采用轻型钢结构刚架型式, 经调研获知煤、焦类库房内,当长期堆存未及时进行周转或未采取 散热等有效措施时,部分煤(焦)就会出现自燃现象, 一旦成片地发 生后烟雾会较大,能够及早地被发现。此外,通常其自燃火焰高度 大多只发生在其表面有限的范围(1:0m 以下)内,难以迅速并扩 大燃烧危及到上部的钢结构,且火灾的扑救较为有效。因此,只需 对煤(焦)库内紧邻可能受到自燃物料热作用的钢柱部分表面,做 必要的防火安全防护,其耐火极限按有关规定要求不低于1.00h。


此外,煤(焦)库房面积(或占地面积),近年来随着工程规模提 升不断扩大,尤其新建的大型氧化铝(电解铝)厂,其热电用的燃煤 和炭素制品用的石油焦、沥青焦等库房及堆场十分庞大。考虑生 产通行吊车(输送机)要求,库房的防火分区面积都很大,难以满足
此外,煤(焦)库房面积(或占地面积),近年来随着工程规模提 升不断扩大,尤其新建的大型氧化铝(电解铝)厂,其热电用的燃煤 和炭素制品用的石油焦、沥青焦等库房及堆场十分庞大。考虑生 产通行吊车(输送机)要求,库房的防火分区面积都很大,难以满足有关规定,是该类工程项目的新课题。为此有关建设单位都在积 极寻求解决措施。
 
有关规定,是该类工程项目的新课题。为此有关建设单位都在积 极寻求解决措施。


鉴于焦炭(石油、冶金焦)较燃煤更具低挥发分材质, 同属丙 类。当物料周转较快,装卸、配料机械化程度高,库房采用一、二级 耐火等级,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 3.3.2表注3、4的要求时 ,库房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 建筑面积可适当扩大,从而适应生产工艺新的发展需要。
鉴于焦炭(石油、冶金焦)较燃煤更具低挥发分材质, 同属丙 类。当物料周转较快,装卸、配料机械化程度高,库房采用一、二级 耐火等级,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 3.3.2表注3、4的要求时 ,库房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 建筑面积可适当扩大,从而适应生产工艺新的发展需要。
第2,848行: 第3,191行:
(DL/T 5203—2005 标准中表4.1.6)
(DL/T 5203—2005 标准中表4.1.6)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所在区域 | 烟 煤 | 褐 煤 |
! 所在区域
| 煤粉仓内 | 12 | 10 |
!  
| 磨煤机(或系统末段) | 14 | 12 |
!  
|-
| 煤粉仓内
| 12
| 10
|-
| 磨煤机(或系统末段)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405050;" | 14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404050;" | 12
|}


“4.1.10制粉系统的介质应设计成只能单向流动,即从燃料 和干燥剂入口向排出点(炉膛或输送收集系统)流动。 ”
“4.1.10制粉系统的介质应设计成只能单向流动,即从燃料 和干燥剂入口向排出点(炉膛或输送收集系统)流动。 ”
第3,038行: 第3,390行:
表4 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
表4 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


|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
| 名称 | 基地面积 (hm2) | 附有居住区  人数(万人 | 同一时间内的 火灾次数(次) | 备 注 |
! 名称
| 工厂 | ≤100 | ≤1.5 | 1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 物或(堆场、储罐)计算 |
! style="text-align:left;" | 基地面积(hm²)
| >1.5 | 2 | 工厂、居住区各一次 |
! 附有居住区人数(万人
| >100 | 不限 | 2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两座建筑 物(或堆场、储罐)之和计算 |
! 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次)
| 仓库、民 用建筑 | 不限 | 不限 | 1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 物(或堆场、储罐)计算 |
!    
|-
| rowspan="3" style="color:#506060;" | 工厂
| rowspan="2" | ≤100
| ≤1.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606060;" | 1
| style="text-align:left;"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或(堆场、储罐)计算
|-
| >1.5
| style="color:#404040;" | 2
| style="text-align:left;" | 工厂、居住区各一次
|-
| >100
| 不限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404040;" | 2
| style="text-align:left;"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两座建筑物(或堆场、储罐)之和计算
|-
| 仓库、民用建筑
| 不限
| 不限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olor:#606060;" | 1
| style="text-align:left;"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或堆场、储罐)计算
|}


注:采矿、选矿等工业企业当各分散基地有单独的消防给水系统时,可分别计算。
注:采矿、选矿等工业企业当各分散基地有单独的消防给水系统时,可分别计算。
第3,050行: 第3,424行:
表 5 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
表 5 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


| |  |  |  |  |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耐火  等级 | 建筑物类别 | | 火灾  延续  时间(h) | 建筑物体积V(m 3) | | | | | |
! rowspan="2" | 耐火等级
| V≤1500 | 1500<V  ≤3000 | 3000<V  ≤5000 | 5000<V  ≤20000 | 20000<V  ≤50000 | V> 50000 |
! rowspan="2" colspan="2" | 建筑物类别
| 二级 | 工厂 | 甲、乙类 丙类 丁、戊类 | 3.  3  2 | 10 10 10 | 15 15 10 | 20 20 10 | 25 25 15 | 30 30 15 | 35 40 20 |
! rowspan="2" style="text-align:left;" | 火灾延续时间(h)
| 仓库 | 甲、乙类 丙类 丁、戊类 | 3 2 | 15 15 10 | 15 15 10 | 25 25 10 | 25 25 15 | 35  15 | 45  20 |
! colspan="6" | 建筑物体积V()
| 民用建筑 | | 2 | 10 | 15 | 15 | 20 | 25 | 30 |
|-
| 三级 | 厂房 (仓  库 ) | 乙、丙类 | 3 | 15 | 20 | 30 | 40 | 45 | |
| V≤1500
| 丁、戊类 | 2 | 10 | 10 | 15 | 20 | 25 | 35 |
| 1500<V≤3000
| 民用建筑 | | 2 | 10 · | 15 | 20 | 25 | 30 | |
| 3000<V≤5000
| 四级 | 丁、戊类厂房 (仓库) | | 2 | 10 | 15 | 20 | 25 | | |
| 5000<V≤20000
| 民用建筑 | | 2 | 10 | 15 | 20 | 25 | | |
| 20000<V≤50000
| V>50000
|-
| rowspan="3" | 一二级
| style="color:#504050; text-align:left;" | 工厂
| 甲、乙类<br />丙类<br />丁、戊类
| style="text-align:left;" | 3.<br /> 3<br /> 2
| style="color:#203040;" | 10<br />10<br />10
| 15<br />15<br />10
| 20<br />20<br />10
| 25<br />25<br />15
| 30<br />30<br />15
| 35<br />40<br />20
|-
| style="text-align:left;" | 仓库
| 甲、乙类<br />丙类<br />丁、戊类
| #3<br />2
| style="color:#403070;" | 15<br />15<br />10
| 15<br />15<br />10
| 25<br />25<br />10
| 25<br />25<br />15
| 3515
| 4520
|-
| colspan="2" | 民用建筑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0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0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0
|-
| rowspan="3" | 三级
| rowspan="2" style="color:#404040; text-align:left;" | 厂房<br />(仓库 )
| 乙、丙类
| 3
| 15
| 20
| 30
| style="color:#404040;" | 40
| 45
|
|-
| 丁、戊类
| 2
| 10
| 10
| 15
| 20
| 25
| 35
|-
| colspan="2" | 民用建筑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
| 10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0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0
|
|-
| rowspan="2" | 四级
| colspan="2" style="color:#404040;" | 丁、戊类厂房<br />(仓库)
| style="vertical-align:bottom;" | 2
| style="vertical-align:bottom;" | 10
| style="vertical-align:bottom;" | 15
| style="vertical-align:bottom;" | 20
| style="vertical-align:bottom;" | 25
| -
| style="text-align:left;" |  
|-
| colspan="2" | 民用建筑
| 2
| 10
| 15
| 20
| 25
| -
| -
|}


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计算。成组布置的建筑 物应按消防用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
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计算。成组布置的建筑 物应按消防用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
第3,067行: 第3,521行:
表 6 可燃料堆场 、可燃气体储罐(区)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
表 6 可燃料堆场 、可燃气体储罐(区)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名 称 | 火灾延续时间(h) | 总储量或总容量 | 消防用水量 |
!  
| 木材等可燃材料 V(m3) | 6 6  6  6 | 50<V≤1000 1000<V≤5000 5000<V≤10000 V>10000 | 20  30  45  55 |
! 火灾延续时间(h)
| 煤和售炭W(t | 3 3 | 100<W≤5000 W>5000 | 15  20 |
! 总储量或总容量
| 可燃气体储罐(区) V(m3) | 3 3  3  3  3 | 500<V≤10000 10000<V≤50000 50000<V≤100000 100000<V200000 V>200000 | 15  20  25  30  35 |
! 消防用水量
|-
| rowspan="4" | 木材等可燃材料
| 6
| 50<V≤1000
| 20
|-
| 6
| 1000<V≤5000
| 30
|-
| 6
| 5000<V≤10000
| 45
|-
| 6
| V>10000
| 55
|-
| rowspan="2" | 煤和售炭W(t
| 3
| 100<W≤5000
| 15
|-
| 3
| W>5000
| 20
|-
| rowspan="5" | 可燃气体储罐(区)
| 3
| 500<V≤10000
| 15
|-
| 3
| 10000<V≤50000
| 20
|-
| 3
| 50000<V≤100000
| 25
|-
| 3
| 100000<V200000
| 30
|-
| 3
| V>200000
| 35
|}


注: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按其几何容积(m3) 和设计工作压力(绝对 压力,105Pa)的乘积计算。
注: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按其几何容积(m3) 和设计工作压力(绝对 压力,105Pa)的乘积计算。
第3,128行: 第3,630行:
表7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用于甲、乙、丙类厂、库)
表7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用于甲、乙、丙类厂、库)


| |  |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 | --- |
|-
| 建筑物名称 | 高度h(m)、层数、 体积V(m 3 ) | | 火灾延续 时间(h) | 消火栓用 水量 (L/s) | 同时使用 水枪(支) | 每根竖管 最小流量 (L/s) |
! 建筑物名称
| 厂房 | h≤24 | V≤10000 V>10000 | 3 | 5 10 | 2  2 | 5 10 |
! colspan="2" | 高度h(m)、层数、<br />体积V()
| 24<h≤50 h>50 | | 3 | 25  30 | 5 6 | 15  15 |
! 火灾延续<br />时间(h)
| 仓库 | h≤24 | V≤5000 V>5000 | 3 | 5 10 | 2 | 5 10 |
! style="color:#405050;" | 消火栓用<br />水量<br />(L/s)
| 24<h≤50 h>50 | | 3 | 30  40 | 6  8 | 15  15 |
! 同时使用<br />水枪(支)
| 科研楼、试验楼 | h≤24,V≤10000 h≤24,V>10000 | | 3 | 10  15 | 2  3 | 10  10 |
! 每根竖管<br />最小流量<br />(L/s)
|-
| rowspan="2" | 厂房
| h≤24
| V≤10000<br />V>10000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
| 5<br />10
| style="color:#707060;" | 22
| 5<br />10
|-
| colspan="2" | 24<h≤50<br />h>50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
| 2530
| 5
| 1515
|-
| rowspan="2" | 仓库
| h≤24
| V≤5000<br />V>5000
| 3
| style="color:#203040;" | 5<br />10
| style="color:#706060;" | 2
| 5<br />10
|-
| colspan="2" | 24<h≤50<br />h>50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
| 3040
| 68
| 1515
|-
| 科研楼、试验楼
| colspan="2" | h≤24,V≤10000<br />h≤24,V>10000
| style="vertical-align:bottom;" | 3
| style="color:#403060;" | 1015
| 23
| 1010
|}


注:喷雾水枪、细水雾水枪的用水量应依据相关标准和产品规格予以确定。
注:喷雾水枪、细水雾水枪的用水量应依据相关标准和产品规格予以确定。
任欣欣
1,639

个编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