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 19880-2005: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刘佳明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109行: 第109行:
表 1 报警按钮的外形尺寸
表 1 报警按钮的外形尺寸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尺寸 | 图 1 或图 2 中的符号 | 报警按钮 | |
! rowspan="2" | 尺寸
| 正方形操作面板 | 长方形操作面板 |
! rowspan="2" | 图 1 或图 2 中的符号
| 前面板高度 | a | 85 mm≤a≤135 mm | 85 mm≤a≤135 mm |
! colspan="2" | 报警按钮
| 前面板宽度 | b | 85 mm≤b≤135 mm | 85 mm≤b≤135 mm |
|-
| 前面板宽度与高度之比 | b/a | 0. 95≤b/a≤1 . 05 | 0. 95≤b/a≤1 . 05 |
| 正方形操作面板
| 操作面板高度 | c | 0. 5a±5 mm | 0. 4a±5 mm |
| 长方形操作面板
| 操作面板宽度 | d | 0. 5a±5 mm | 0. 8a±5 mm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操作面板宽度与高度之比 | d/c | 0. 95≤d/c≤1 . 05 | 1 . 9≤d/c≤2 . 1 |
| style="text-align:left;" | 前面板高度
| 操作面板最大偏移量 | e | ±0 . 1a | ±0 . 1a |
| a
| 85 mm≤a≤135 mm
| 85 mm≤a≤135 mm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style="text-align:left;" | 前面板宽度
| b
| 85 mm≤b≤135 mm
| 85 mm≤b≤135 mm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style="text-align:left;" | 前面板宽度与高度之比
| b/a
| 0. 95≤b/a≤1 . 05
| 0. 95≤b/a≤1 . 05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style="text-align:left;" | 操作面板高度
| c
| 0. 5a±5 mm
| 0. 4a±5 mm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style="text-align:left;" | 操作面板宽度
| d
| 0. 5a±5 mm
| 0. 8a±5 mm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style="text-align:left;" | 操作面板宽度与高度之比
| d/c
| 0. 95≤d/c≤1 . 05
| 1 . 9≤d/c≤2 . 1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style="text-align:left;" | 操作面板最大偏移量
| e
| ±0 . 1a
| ±0 . 1a
|}


3 . 7 . 2 . 2 尺寸
3 . 7 . 2 . 2 尺寸
第225行: 第258行:
表 2 报警按钮试验程序
表 2 报警按钮试验程序


| |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编号 | 试验项 目 | 章节 | 试样编号 | 户内 | 户外 |
! 编号
| 1 | 动作性能试验 | 4 . 2 | 1~13 | √ | √ |
! 试验项 目
| 2 | 电源参数波动试验 | 4 . 6 | 1 | √ | √ |
! 章节
| 3 | 高温(运行)试验 | 4 . 7 | 2 | √ | √ |
! 试样编号
| 4 | 高温(耐久)试验 | 4 . 8 | 2 | | √ |
! 户内
| 5 | 低温(运行)试验 | 4 . 9 | 1 | √ | √ |
! 户外
| 6 | 交变湿热(运行)试验 | 4 . 10 | 3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7 | 恒定湿热(耐久)试验 | 4 . 11 | 4 | √ | √ |
| 1
| 8 | SO2 腐蚀(耐久)试验 | 4 . 12 | 2 | √ | √ |
| style="text-align:left;" | 动作性能试验
| 9 | 冲击(运行)试验 | 4 . 13 | 5 | √ | √ |
| 4 . 2
| 10 | 碰撞(运行)试验 | 4 . 14 | 6 | √ | √ |
| 1~13
| 11 |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 | 4 . 15 | 7 | √ | √ |
| √
| 12 | 振动(正弦)(耐久)试验 | 4 . 16 | 7 | √ | √ |
| √
| 13 |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4 . 17 | 8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4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4 . 18 | 9 | √ | √ |
| 2
| 15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4 . 19 | 10 | √ | √ |
| style="text-align:left;" | 电源参数波动试验
| 16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4 . 20 | 11 | √ | √ |
| 4 . 6
| 17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4 . 21 | 12 | √ | √ |
| 1
| 18 | 雨淋试验 | 4 . 22 | 13 | | √ |
| √
| 注 1 : 户内型试样不进行 4. 8 和 4. 22 两项试验 ; 注 2 : 仅具有电阻 、二极管等类电子元件的试样不进行 4. 17~4 . 21 五项试验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
| style="text-align:left;" | 高温(运行)试验
| 4 . 7
| 2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4
| style="text-align:left;" | 高温(耐久)试验
| 4 . 8
| 2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5
| style="text-align:left;" | 低温(运行)试验
| 4 . 9
| 1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6
| style="text-align:left;" | 交变湿热(运行)试验
| 4 . 10
| 3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7
| style="text-align:left;" | 恒定湿热(耐久)试验
| 4 . 11
| 4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8
| style="text-align:left;" | SO2 腐蚀(耐久)试验
| 4 . 12
| 2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9
| style="text-align:left;" | 冲击(运行)试验
| 4 . 13
| 5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0
| style="text-align:left;" | 碰撞(运行)试验
| 4 . 14
| 6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1
| style="text-align:left;" |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
| 4 . 15
| 7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2
| style="text-align:left;" | 振动(正弦)(耐久)试验
| 4 . 16
| 7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3
| style="text-align:left;" |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4 . 17
| 8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4
| style="text-align:left;"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4 . 18
| 9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5
| style="text-align:left;"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4 . 19
| 10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6
| style="text-align:left;"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4 . 20
| 11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7
| style="text-align:left;"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4 . 21
| 12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8
| style="text-align:left;" | 雨淋试验
| 4 . 22
| 13
|  
| √
|-
| colspan="6"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注 1 : 户内型试样不进行 4. 8 和 4. 22 两项试验 ; 注 2 : 仅具有电阻 、二极管等类电子元件的试样不进行 4. 17~4 . 21 五项试验 。
|}


=== 4.2 动作性能试验 ===
=== 4.2 动作性能试验 ===
第616行: 第764行:
表 3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条件
表 3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条件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放电电压/kv | 空气放电(外壳为绝缘体试样) 8 |
! rowspan="2" | 放电电压/kv
| 接触放电(外壳为导体试样和耦合板) 6 |
! 空气放电(外壳为绝缘体试样) 8
| 放电极性 | 正 、负 |
|-
| 放电间隔/s | ≥1 |
| 接触放电(外壳为导体试样和耦合板) 6
| 每点放电次数 | 10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放电极性
| 正 、负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放电间隔/s
| ≥1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每点放电次数
| 10
|}


4 . 17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4 . 17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第652行: 第809行:
表 4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条件
表 4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条件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vertical-align:middle;"
| --- | --- |
|-
| 场强/(V/m) | 10 |
! 场强/(V/m)
| 频率范围/MHz | 80~1 000 |
! 10
| 扫频速率/十倍频程每秒 | ≤1 . 5 × 10 3 |
|-
| 调制幅度 | 80%(1 KHz , 正弦) |
| 频率范围/MHz
| 80~1 000
|-
| 扫频速率/十倍频程每秒
| ≤1 . 5 × 10 <sup>-3</sup>
|-
| 调制幅度
| 80%(1 KHz , 正弦)
|}


4 . 18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4 . 18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第687行: 第852行:
表 5 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条件
表 5 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条件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vertical-align:middle;"
| --- | --- |
|-
| 频率范围/MHz | 0. 15~100 |
! 频率范围/MHz
| 电压/dBμV | 140 |
! 0. 15~100
| 调制幅度 | 80%(1 KHz , 正弦) |
|-
| 电压/dBμV
| 140
|-
| 调制幅度
| 80%(1 KHz , 正弦)
|}


4 . 19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4 . 19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第721行: 第892行:
表 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条件
表 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条件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瞬变脉冲电压/kv | AC 电源线 2 × (1±0 . 1) |
! rowspan="2" | 瞬变脉冲电压/kv
| 其他连接线 1 × (1±0 . 1) |
! AC 电源线 2 × (1±0 . 1)
| 重复频率/kHz | AC 电源线 2 . 5 × (1±0 . 2) |
|-
| 其他连接线 5 × (1±0 . 2) |
| 其他连接线 1 × (1±0 . 1)
| 极性 | 正 、负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时间 | 每次 1 min |
| rowspan="2" | 重复频率/kHz
| AC 电源线 2 . 5 × (1±0 . 2)
|-
| 其他连接线 5 × (1±0 . 2)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极性
| 正 、负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时间
| 每次 1 min
|}


4 . 20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4 . 20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第758行: 第939行:
表 7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条件
表 7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条件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浪涌(冲击)电压/kv | AC电源线 | 线-线 1 × (1±0 . 1) |
! rowspan="3" | 浪涌(冲击)电压/kv
| 线-地 2 × (1±0 . 1) |
! rowspan="2" | AC电源线
| 其他连接线 | 线-地 1 × (1±0 . 1) |
! 线-线 1 × (1±0 . 1)
| 极性 | | 正 、负 |
|-
| 试验次数 | | 5 |
| 线-地 2 × (1±0 . 1)
|-
| 其他连接线
| 线-地 1 × (1±0 . 1)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colspan="2" | 极性
| 正 、负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colspan="2" | 试验次数
| 5
|}


4 . 21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4 . 21 . 2 . 3 上述试验完成后 , 按 4. 3 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 然后复位 。
刘佳明
1,918

个编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