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明
爆炸性环境第8部分:由“n”型保护的设备GB 3836.8-2021: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256行: | 第1,256行: | ||
——ⅡB 类 :(27.5±1.5)%氢气/空气混合物,常压; | ——ⅡB 类 :(27.5±1.5)%氢气/空气混合物,常压; | ||
——ⅡC 类 :(34±2)%氢气,(17±1)%氧气,其余为氮气混合物,常压,或者(27.5±1.5)%氢气/ | |||
空气混合物,50 kPa(500 mbar)过压。 | 空气混合物,50 kPa(500 mbar)过压。 | ||
第1,278行: | 第1,278行: | ||
11.2.2 电压试验 | 11.2.2 电压试验 | ||
如果11.2.3.2的泄漏试验结果不确定,那么该装置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在端子和装置外表面之 间施加正弦波电压历时1 min, 有效值不小于Vpk或 2U+1000 V,取二者之中较大值,Vpk是设备的最 大峰值输出电压,U 是工作电压。当工作电压不大于42 V 时,试验电压用500 V 代 替 2U+1000 | 如果11.2.3.2的泄漏试验结果不确定,那么该装置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在端子和装置外表面之 间施加正弦波电压历时1 min, 有效值不小于Vpk或 2U+1000 V,取二者之中较大值,Vpk是设备的最 大峰值输出电压,U 是工作电压。当工作电压不大于42 V 时,试验电压用500 V 代 替 2U+1000 V。如果装置外表面由塑料制成,壳体外表面周围包上金属箔。 | ||
电压试验不应产生电击穿或危险放电;应对试样进行目测检查有无损坏。 | 电压试验不应产生电击穿或危险放电;应对试样进行目测检查有无损坏。 | ||
第1,294行: | 第1,292行: | ||
a) 方法1 | a) 方法1 | ||
容器应能使试验液体加热达到第11.2.3.2a) 要求的温度,并具有搅拌措施使浸液在较长周期 内始终保持温度均匀,并能插入合适的测温装置。 | |||
b) 方法2 | b) 方法2 | ||
第1,452行: | 第1,450行: | ||
Ex ec nR ⅡC T3 Gc | Ex ec nR ⅡC T3 Gc | ||
-20℃≤T | -20℃≤T<sub>a</sub>≤+60℃ | ||
防爆合格证号: | 防爆合格证号:* * * * X | ||
示例 2 : 有限制呼吸外壳的设备作为一个元件(按GB/T 3836.1要求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加“U”)。 XYZ 有限公司 | 示例 2 : 有限制呼吸外壳的设备作为一个元件(按GB/T 3836.1要求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加“U”)。 XYZ 有限公司 | ||
第1,462行: | 第1,460行: | ||
Ex nR ⅡCGc | Ex nR ⅡCGc | ||
防爆合格证号: | 防爆合格证号:* * * * U | ||
=== 13.3 警告标志 === | === 13.3 警告标志 === | ||
第1,470行: | 第1,468行: | ||
表 2 警告标志内容 | 表 2 警告标志内容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列项 | |||
| a) | 10.2.8.2.2 | 警告:存在爆炸性环境时禁止打开、维护或维修 | | ! 引用条款 | ||
! 警告标志 | |||
|- | |||
| a) | |||
| 10.2.8.2.2 | |||
| 警告:存在爆炸性环境时禁止打开、维护或维修 | |||
|} | |||
== 14 文件 == | == 14 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