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明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151行: | 第151行: | ||
表 1 GB/T 3836.1—2021 适用的具体条款(续) | 表 1 GB/T 3836.1—2021 适用的具体条款(续) | ||
5.3.1 最高表面温度的测定 适用 适用 排除 | |||
5.3.2.1 I类电气设备 适用 排除 排除 | {| class="wikitable"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5.3.2.2 Ⅱ类电气设备 适用 排除 排除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
5.3.2.3 Ⅲ类电气设备 排除 ‘ 适 用 排除 | ! rowspan="2" colspan="3" | GB/T 3836.1—2021的条款 | ||
5.3.3 I类或Ⅱ类电气设备的小元件温度 适用 排除 排除 | ! colspan="3" | GB/T 3836.1—2021条款<br />对本文件的适用性 | ||
5.3.4 I类或Ⅱ类电气设备光滑表面的元件温度 适用 排除 排除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
6.1 总则 适用 适用 适用 | | colspan="2" | 本质安全装置 | ||
6.2 设备的机械强度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rowspan="2" | 关联装置 | ||
6.3 设备外壳打开时间 排除 排除 排除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
6.4 外壳中的环流(如大型电机) 排除 排除 排除 | | 章条号 | ||
6.5 衬垫保持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colspan="2" | 章条标题 | ||
6.6 电磁能和超声波能辐射设备 适用 适用 排除 | | I类和Ⅱ类 | ||
7.1.1 适用范围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Ⅲ类 | ||
7.1.2.1 通则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 ||
7.1.2.2 塑料材料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5.3.1 | ||
7.1.2.3 弹性材料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colspan="2" | 最高表面温度的测定 | ||
7.1.2.4 粘结材料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适用 | ||
7.2 热稳定性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适用 | ||
7.3 耐紫外线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3a)适 用时除外 排除,6.1.2.3a)适 用时除外 | | 排除 | ||
7.4 外部非金属材料上的静电电荷 适用 适用 排除 | |- | ||
7.5 附属外部导电部件 适用 适用 排除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5.3.2.1 | ||
8.1 材料成分 适用 适用 排除 | | colspan="2" | I类电气设备 | ||
8.2 I类设备 适用 排除 排除 | | 适用 | ||
| 排除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5.3.2.2 | |||
| colspan="2" | Ⅱ类电气设备 | |||
| 适用 | |||
| 排除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5.3.2.3 | |||
| colspan="2" | Ⅲ类电气设备 | |||
| 排除 | |||
| ‘ 适 用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5.3.3 | |||
| colspan="2" | I类或Ⅱ类电气设备的小元件温度 | |||
| 适用 | |||
| 排除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5.3.4 | |||
| colspan="2" | I类或Ⅱ类电气设备光滑表面的元件温度 | |||
| 适用 | |||
| 排除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6.1 | |||
| colspan="2" | 总则 | |||
| 适用 | |||
| 适用 | |||
| 适用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6.2 | |||
| colspan="2" | 设备的机械强度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6.3 | |||
| colspan="2" | 设备外壳打开时间 | |||
| 排除 | |||
| 排除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6.4 | |||
| colspan="2" | 外壳中的环流(如大型电机) | |||
| 排除 | |||
| 排除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6.5 | |||
| colspan="2" | 衬垫保持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6.6 | |||
| colspan="2" | 电磁能和超声波能辐射设备 | |||
| 适用 | |||
| 适用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1.1 | |||
| colspan="2" | 适用范围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1.2.1 | |||
| colspan="2" | 通则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1.2.2 | |||
| colspan="2" | 塑料材料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1.2.3 | |||
| colspan="2" | 弹性材料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1.2.4 | |||
| colspan="2" | 粘结材料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2 | |||
| colspan="2" | 热稳定性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3 | |||
| colspan="2" | 耐紫外线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3a)适<br />用时除外 | |||
| 排除,6.1.2.3a)适<br />用时除外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4 | |||
| colspan="2" | 外部非金属材料上的静电电荷 | |||
| 适用 | |||
| 适用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7.5 | |||
| colspan="2" | 附属外部导电部件 | |||
| 适用 | |||
| 适用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8.1 | |||
| colspan="2" | 材料成分 | |||
| 适用 | |||
| 适用 | |||
| 排除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8.2 | |||
| colspan="2" | I类设备 | |||
| 适用 | |||
| 排除 | |||
| 排除 | |||
|} | |||
第773行: | 第902行: | ||
本质安全型"i" intrinsic safety“i" | 本质安全型"i" intrinsic safety“i" | ||
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它将设备内部和暴露于爆炸性环境的连接导线可能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能量限制在不能产生点燃的水平。 | |||
3.1.2 | 3.1.2 | ||
第875行: | 第1,000行: | ||
熔断器额定值 fuse rating | 熔断器额定值 fuse rating | ||
I<sub>n</sub> | |||
GB/T 9364(所有部分)、ANSI/UL248-1 或制造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 | GB/T 9364(所有部分)、ANSI/UL248-1 或制造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 | ||
第937行: | 第1,062行: | ||
最高输入电压 maximum input voltage | 最高输入电压 maximum input voltage | ||
U<sub>i</sub> | |||
可施加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高电压(交流或直流)。 | 可施加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高电压(交流或直流)。 | ||
第945行: | 第1,070行: | ||
最大输入电流 maximum input current | 最大输入电流 maximum input current | ||
I | I<sub>i</sub> | ||
可施加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电流(交流或直流)。 | 可施加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电流(交流或直流)。 | ||
第953行: | 第1,078行: | ||
最大输入功率 maximum input power | 最大输入功率 maximum input power | ||
P<sub>i</sub> | |||
可施加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功率。 | 可施加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功率。 | ||
第961行: | 第1,086行: | ||
最大内部电容 maximum internal capacitance | 最大内部电容 maximum internal capacitance | ||
C<sub>i</sub> | |||
连接件上出现的设备的最大等效内部电容。 | 连接件上出现的设备的最大等效内部电容。 | ||
第969行: | 第1,094行: | ||
最大内部电感 maximum internal inductance | 最大内部电感 maximum internal inductance | ||
L<sub>i</sub> | |||
连接件出现的设备的最大等效内部电感。 | 连接件出现的设备的最大等效内部电感。 | ||
第977行: | 第1,102行: | ||
最大内部电感与电阻比 maximum internal inductance to resistance ratio | 最大内部电感与电阻比 maximum internal inductance to resistance ratio | ||
L<sub>i</sub>/R<sub>i</sub> | |||
电气设备外部的连接件上出现的内部电感与电阻的最大比值。 | 电气设备外部的连接件上出现的内部电感与电阻的最大比值。 | ||
第985行: | 第1,110行: | ||
最高输出电压 maximum output voltage | 最高输出电压 maximum output voltage | ||
U<sub>o</sub> | |||
任何施加电压达到最大电压的设备的连接件上出现的最高电压(交流或直流)。 | |||
3.13.8 | |||
最大输出电流 maximum output current | 最大输出电流 maximum output current | ||
I<sub>o</sub> | |||
可从设备的连接件获取的设备中的最大电流(交流或直流)。 | 可从设备的连接件获取的设备中的最大电流(交流或直流)。 | ||
第999行: | 第1,126行: | ||
最大输出功率 maximum output power | 最大输出功率 maximum output power | ||
P<sub>o</sub> | |||
可从设备获取的最大电功率。 | 可从设备获取的最大电功率。 | ||
第1,007行: | 第1,134行: | ||
最大外部电容 maximum external capacitance | 最大外部电容 maximum external capacitance | ||
C<sub>o</sub> | |||
可连接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电容。 | 可连接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电容。 | ||
第1,015行: | 第1,142行: | ||
最大外部电感 maximum external inductance | 最大外部电感 maximum external inductance | ||
L<sub>o</sub> | |||
可连接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电感。 | 可连接到设备的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大电感。 | ||
第1,025行: | 第1,152行: | ||
最大外部电感与电阻比 maximum external inductance to resistance ratio | 最大外部电感与电阻比 maximum external inductance to resistance ratio | ||
L<sub>o</sub>/R<sub>o</sub> | |||
可以连接到电气设备外部的连接件上,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电感与电阻的最大比值。 | 可以连接到电气设备外部的连接件上,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电感与电阻的最大比值。 | ||
第1,033行: | 第1,160行: | ||
最高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 maximum r.m,s.a.c.or d.c.voltage | 最高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 maximum r.m,s.a.c.or d.c.voltage | ||
U<sub>m</sub> | |||
可施加到关联装置的非本质安全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高电压。 | 可施加到关联装置的非本质安全连接件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高电压。 | ||
第1,145行: | 第1,272行: | ||
=== 5.2 “ia”保护等级 === | === 5.2 “ia”保护等级 === | ||
施加U<sub>m</sub> 和 U<sub>i</sub> 后,在下列每一种情况下,“ia” 保护等级电气设备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应不能引起 点燃: | |||
a) 正常工作和施加最不利条件下的非计数故障; | a) 正常工作和施加最不利条件下的非计数故障; | ||
第1,169行: | 第1,296行: | ||
=== 5.3 “ib” 保护等级 === | === 5.3 “ib” 保护等级 === | ||
施加U<sub>m</sub> 或 U<sub>i</sub> 后,在下列每一种情况下,“ib” 等级电气设备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应不能引起点燃: | |||
a) 正常工作和施加最不利条件下的非计数故障; | a) 正常工作和施加最不利条件下的非计数故障; | ||
第1,183行: | 第1,310行: | ||
=== 5.4 “ic”保护等级 === | === 5.4 “ic”保护等级 === | ||
施加U<sub>m</sub> 或U<sub>i</sub> 后,在正常工作和本文件规定的情况下,“ic” 等级电气设备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应不能 引起点燃。 | |||
在对电路进行火花点燃试验和评定时,应按10.1.4.2的规定施加1.0倍安全系数。为确定表面温 度组别,施加在电压或电流上的安全系数应为1.0。 | 在对电路进行火花点燃试验和评定时,应按10.1.4.2的规定施加1.0倍安全系数。为确定表面温 度组别,施加在电压或电流上的安全系数应为1.0。 | ||
第1,209行: | 第1,336行: | ||
I 类和Ⅱ类中的小元件温度要求在GB/T 3836.1—2021 中 I 类和Ⅱ类电气设备要求的小元件温 度中规定,且试验要求在GB/T 3836.1—2021的小元件点燃试验中规定。 | I 类和Ⅱ类中的小元件温度要求在GB/T 3836.1—2021 中 I 类和Ⅱ类电气设备要求的小元件温 度中规定,且试验要求在GB/T 3836.1—2021的小元件点燃试验中规定。 | ||
GB/T 3836.1--2021中对最高表面温度所要求的5 K 和10K 的安全裕度不适用于:GB/T 3836. | GB/T 3836.1--2021中对最高表面温度所要求的5 K 和10K 的安全裕度不适用于:GB/T 3836.1—2021中在40℃环境温度下按照元件尺寸评定温度组别的表中所示的200℃、275℃和950℃的最高表 面温度值。 | ||
注:当催化或其他化学反应产生时,宜征询专家意见。 | 注:当催化或其他化学反应产生时,宜征询专家意见。 | ||
第1,221行: | 第1,344行: | ||
对于铜导线,导线自身发热的最高温度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可从表2获得,或者, 一般情况,对金属 导线也可按公式(1)计算: | 对于铜导线,导线自身发热的最高温度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可从表2获得,或者, 一般情况,对金属 导线也可按公式(1)计算: | ||
…………………………(1) | <math>I=I_{f}\left[\frac{t\left(1+aT\right)}{T\left(1+at\right)}\right]^{1/2}</math>…………………………(1) | ||
式中: | 式中: | ||
第1,227行: | 第1,350行: | ||
I—— 最大允许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安培(A); | I—— 最大允许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安培(A); | ||
I:—— 导线在最高规定的环境温度下熔化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 I<sub>f</sub>:—— 导线在最高规定的环境温度下熔化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 ||
t — 相应温度组别的临界温度,t 值是由于自热和环境温度引起的导线温度,单位为摄氏 度(℃); | t — 相应温度组别的临界温度,t 值是由于自热和环境温度引起的导线温度,单位为摄氏 度(℃); | ||
第1,239行: | 第1,362行: | ||
I=1.6 A(试验确定或由铜线制造商规定) | I=1.6 A(试验确定或由铜线制造商规定) | ||
a=0.004284 K-1 | a=0.004284 K<sup>-1</sup> | ||
T=1083℃ | T=1083℃ | ||
第1,313行: | 第1,436行: | ||
5.6.5 Ⅲ类本质安全装置和元件温度 | 5.6.5 Ⅲ类本质安全装置和元件温度 | ||
测定Ⅲ类本质安全装置最高表面温度时参考 GB/T 3836.1—2021的温度测量。应注意用本质安 | 测定Ⅲ类本质安全装置最高表面温度时参考 GB/T 3836.1—2021的温度测量。应注意用本质安 全装置规定的U<sub>i</sub> 和 I<sub>i</sub>值测量,不加10%的安全系数。温度应为与粉尘接触的本质安全装置的表面温 度。例如,由防护等级至少IP5X 保护的本质安全装置,应测量外壳的表面温度。 | ||
或者,如果本质安全装置任何元件匹配的耗散功率符合表4,且连续短路电流小于250 mA, 则应认 为设备可被粉尘包覆,或不考虑粉尘厚度影响。本质安全装置应标志为T135℃。 | 或者,如果本质安全装置任何元件匹配的耗散功率符合表4,且连续短路电流小于250 mA, 则应认 为设备可被粉尘包覆,或不考虑粉尘厚度影响。本质安全装置应标志为T135℃。 | ||
第1,350行: | 第1,473行: | ||
——当需要保持本质安全电路对地隔离的完整性时,简单装置应承受6.3.13规定的对地试验电 压。其端子应符合6.2.1的规定; | ——当需要保持本质安全电路对地隔离的完整性时,简单装置应承受6.3.13规定的对地试验电 压。其端子应符合6.2.1的规定; | ||
——用于爆炸性环境的非金属外壳和含有轻金属的外壳应符合 GB/T 3836.1-2021中外部非金 属材料静电电荷的要求及金属外壳和部件的要求; | |||
——当简单装置用于爆炸性环境时,应评定最高表面温度。当开关、插头、插座和端子在其额定参 数范围内使用在本质安全电路中,并且环境温度最高为40℃时,最高表面温度将低于85℃, 即它们能够用于Ⅱ类 T6 温度组别的场所,也适用于I 类和Ⅲ类场所。对于其他形式的简单 装置,其最高温度应按5.6评定。 | ——当简单装置用于爆炸性环境时,应评定最高表面温度。当开关、插头、插座和端子在其额定参 数范围内使用在本质安全电路中,并且环境温度最高为40℃时,最高表面温度将低于85℃, 即它们能够用于Ⅱ类 T6 温度组别的场所,也适用于I 类和Ⅲ类场所。对于其他形式的简单 装置,其最高温度应按5.6评定。 | ||
第1,386行: | 第1,509行: | ||
6.1.2.2 符合表5要求的设备 | 6.1.2.2 符合表5要求的设备 | ||
符合表5分隔间距要求的设备,根据规定用途和环境条件,外壳应具有GB/T | 4208的 IP20 或更高的防护等级。 | |||
外壳不必承受GB/T 3836.1—2021中的外壳试验;但对便携式设备,GB/T 3836.1-2021 的跌落试验仍然适用。 | |||
6.1.2.3 符合附录 F 的设备 | | | |||
符合表F.1 或 F.2 分隔间距要求的设备,应通过下列方式之一达到2级防污染保护等级: | 符合表F.1 或 F.2 分隔间距要求的设备,应通过下列方式之一达到2级防污染保护等级: | ||
第1,396行: | 第1,519行: | ||
a) 根据规定用途和环境条件,外壳应具有 GB/T 4208规定的 IP54 或更高的防护等级。对这样 的外壳,还应符合表1中确认的GB/T 3836.1—2021中的条款。 | a) 根据规定用途和环境条件,外壳应具有 GB/T 4208规定的 IP54 或更高的防护等级。对这样 的外壳,还应符合表1中确认的GB/T 3836.1—2021中的条款。 | ||
b) 如果分隔间距通过使用1型或2型涂层或浇封化合物或通过固体绝缘来实现,根据规定用途 和环境条件,外壳应具有 GB/T 4208 规定的 IP20 防护等级或更高的防护等级。外壳不必承 受 GB/T 3836.1-2021中的外壳试验;但对便携式设备,GB/T3836.1—2021 | b) 如果分隔间距通过使用1型或2型涂层或浇封化合物或通过固体绝缘来实现,根据规定用途 和环境条件,外壳应具有 GB/T 4208 规定的 IP20 防护等级或更高的防护等级。外壳不必承 受 GB/T 3836.1-2021中的外壳试验;但对便携式设备,GB/T3836.1—2021 的跌落试验仍然适用。 | ||
c) | c) 用符合IP20要求的外壳和限制安装实现时,应将限制安装要求规定为特殊使用条件,并按 GB/T 3836.1—2021的标志要求在设备合格证号上标注符号“X” 并且合格证列出的特殊使用 条件应详述安装要求。 | ||
6.1.3 Ⅲ类设备的外壳 | 6.1.3 Ⅲ类设备的外壳 | ||
第1,455行: | 第1,578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1 本质安全端子和非本质安全端子的隔离.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1 本质安全端子和非本质安全端子的隔离.jpeg|400px]] | ||
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 | 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 | ||
第1,473行: | 第1,596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1本质安全端子和非本质安全端子的隔离(续).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1本质安全端子和非本质安全端子的隔离(续).jpeg|400px]] | ||
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 | 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 | ||
第1,896行: | 第2,019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2 导电部件的间距示例.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2 导电部件的间距示例.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2,018行: | 第2,141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3 爬电距离的确定.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3 爬电距离的确定.jpeg|400px]] | ||
符号和标引序号说明: | 符号和标引序号说明: | ||
第2,079行: | 第2,202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4 印制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4 印制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jpeg|400px]] | ||
图 4 印制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 图 4 印制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 ||
第2,085行: | 第2,208行: | ||
c) 焊接线头弯曲或修剪过的电路板 | c) 焊接线头弯曲或修剪过的电路板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4印制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续).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4印制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续).jpeg|400px]] | ||
符号说明: | 符号说明: | ||
第2,173行: | 第2,296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5 独立连接元件和非独立连接元件示例.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5 独立连接元件和非独立连接元件示例.jpeg|400px]] | ||
图 5 独立连接元件和非独立连接元件示例 | 图 5 独立连接元件和非独立连接元件示例 | ||
第3,713行: | 第3,836行: | ||
② | ②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1 电阻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1 电阻电路.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3,755行: | 第3,878行: | ||
10 30 | 10 30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2 1类电容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2 1类电容电路.jpeg|400px]] | ||
图 A.2 I 类电容电路 | 图 A.2 I 类电容电路 | ||
第3,829行: | 第3,952行: | ||
10 30 | 10 30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3 Ⅱ类电容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3 Ⅱ类电容电路.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3,875行: | 第3,998行: | ||
0.01 0.03 0.1 0.3 0.5 1.0 ② | 0.01 0.03 0.1 0.3 0.5 1.0 ②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4 Ⅱ类电感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4 Ⅱ类电感电路.jpeg|400px]] | ||
标 引 序 号 说 明 : | 标 引 序 号 说 明 : | ||
第3,917行: | 第4,040行: | ||
0.01 0.03 0.1 | 0.01 0.03 0.1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5 I类电感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5 I类电感电路.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3,993行: | 第4,116行: | ||
② | ②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6 ⅡC类电感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6 ⅡC类电感电路.jpeg|400px]] | ||
标 引 序 号 说 明 : | 标 引 序 号 说 明 : | ||
第4,017行: | 第4,140行: | ||
20V max. | 20V max.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A.7 简单电感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A.7 简单电感电路.jpeg|400px]] | ||
图 A.7 简单电感电路 | 图 A.7 简单电感电路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8 简单电容电路.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A.8 简单电容电路.jpeg|400px]] | ||
图 A.8 简单电容电路 | 图 A.8 简单电容电路 | ||
第10,346行: | 第10,469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A.9 等效电容.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A.9 等效电容.jpeg|400px]] | ||
图 A.9 等效电容 | 图 A.9 等效电容 | ||
第10,549行: | 第10,672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B.1本质安全电路用火花试验装置.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B.1本质安全电路用火花试验装置.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561行: | 第10,684行: | ||
单位为毫米 | 单位为毫米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B.2 镉电极盘.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B.2 镉电极盘.jpeg|400px]] | ||
图 B.2 镉电极盘 | 图 B.2 镉电极盘 | ||
第10,569行: | 第10,692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B.3 极握.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B.3 极握.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579行: | 第10,702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B.4 火花试验装置设计实例.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B.4 火花试验装置设计实例.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621行: | 第10,744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B.5 熔断钨丝的装置.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B.5 熔断钨丝的装置.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651行: | 第10,774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1 电气间隙测量.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1 电气间隙测量.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1——导体; | 标引序号说明: 1——导体; | ||
第10,663行: | 第10,786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2 复合间距测量.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2 复合间距测量.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734行: | 第10,857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3 爬电距离测量.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3 爬电距离测量.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760行: | 第10,883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4 复合爬电距离测量.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C.4 复合爬电距离测量.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799行: | 第10,922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D.1符合6.3.5和6.6浇封组件举例.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D.1符合6.3.5和6.6浇封组件举例.jpeg|400px]] | ||
图 D.1 符合6.3.5和6.6浇封组件举例 | 图 D.1 符合6.3.5和6.6浇封组件举例 | ||
第10,808行: | 第10,931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D.1符合6.3.5和6.6浇封组件举例(续).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 D.1符合6.3.5和6.6浇封组件举例(续).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828行: | 第10,951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D.2 没有外壳的浇封应用.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D.2 没有外壳的浇封应用.jpeg|400px]] | ||
至自由表面最小厚度至少为表5第3列规定值的1/2,最小为1mm。 | 至自由表面最小厚度至少为表5第3列规定值的1/2,最小为1mm。 | ||
第10,860行: | 第10,983行: | ||
e) 隔离气体 | e) 隔离气体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D.2没有外壳的浇封应用(续).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D.2没有外壳的浇封应用(续).jpeg|400px]] | ||
图 D.2 没有外壳的浇封应用 ( 续) | 图 D.2 没有外壳的浇封应用 ( 续) | ||
第10,867行: | 第10,990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D.3符合6.6模铸组件举例.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D.3符合6.6模铸组件举例.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951行: | 第11,074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E.1 测试电路举例.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E.1 测试电路举例.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0,967行: | 第11,090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E.2 输出波形举例.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E.2 输出波形举例.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 标引序号说明: | ||
第11,435行: | 第11,558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G.1 典型系统.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G.1 典型系统.jpeg|400px]] | ||
标引序号说明: 1———终端器; | 标引序号说明: 1———终端器; | ||
第11,909行: | 第12,032行: | ||
10 | 10 |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H.1 安全系数与点燃概率.jpeg]] | [[文件: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21_图H.1 安全系数与点燃概率.jpeg|400px]] | ||
图 H.1 安全系数与点燃概率 | 图 H.1 安全系数与点燃概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