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GB 14287.1-2014: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GB 14287.1-2014}}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GB 14287.1-2014}}
== 标准状态 ==
<br>
当前标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GB 14287.1-2014
 
发布日期:2014-07-24
 
实施日期:2015-06-01
 
 
旧标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GB 14287.1-2005
 
发布日期:2005-09-01
 
实施日期:2006-06-01
 
废止日期:2015-06-01


== 1 范围 ==
== 1 范围 ==
第53行: 第69行:
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 、温度 、故障电弧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和由于电气故障引起的烟 雾变化及可能引起电气火灾的静电 、绝缘参数变化的探测器 。
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 、温度 、故障电弧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和由于电气故障引起的烟 雾变化及可能引起电气火灾的静电 、绝缘参数变化的探测器 。


GB 14287. 1—2014
 


== 4 要求 ==
== 4 要求 ==
第192行: 第208行:


表 1 电磁兼容性试验条件
表 1 电磁兼容性试验条件
 
{| class="wikitable"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 | --- | --- |
! 试 验名称
| 试 验名称 | 试验参数 | 试验条件 | 工作状态 |
! 试验参数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场强 V/m | 10 | 正常监视状态 |
! 试验条件
| 频率范围 MHz | 80~ 1 000 |
! 工作状态
| 扫描速率 10 oct/s | ≤1. 5× 10- 3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调制幅度 | 80%(1kHz,正弦) |
| rowspan="4"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抗扰度试验 | 频率范围 MHz | 0. 15~ 80 | 正常监视状态 |
| 场强 V/m
| 电压 dBμV | 140 |
| 10
| 调制幅度 | 80%(1kHz,正弦) |
| rowspan="4" | 正常监视状态
|-
| 频率范围 MHz
| 80~ 1 000
|-
| 扫描速率 10 oct/s
| ≤1. 5× 10<sup>-3</sup>
|-
| 调制幅度
| 80%(1kHz,正弦)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rowspan="3"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抗扰度试验
| 频率范围 MHz
| 0. 15~ 80
| rowspan="3" | 正常监视状态
|-
| 电压 dBμV
| 140
|-
| 调制幅度
| 80%(1kHz,正弦)
|}


表 1 (续)
表 1 (续)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 | --- | --- |
|-
| 试验名称 | 试验参数 | 试验条件 | 工作状态 |
! 试验名称
|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放电电压 kV | 空气放电(外壳为绝缘体) :8 接触放电(外壳为导体) :6 | 正常监视状态 |
! 试验参数
| 放电极性 | 正 、负 |
! 试验条件
| 放电间隔 s | ≥1 |
! 工作状态
| 每点放电次数 | 10 |
|-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抗扰度试验 | 瞬变脉冲电压 kV | AC 电源线 :2× (1±0. 1) 其他连接线 :1× (1±0. 1) | 正常监视状态 |
|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重复频率 kHz | AC 电源线 :2. 5× (1±0. 2) 其他连接线 :5× (1±0. 2) |
| 放电电压 kV
| 极性 | 正 、负 |
| rowspan="4" | 空气放电(外壳为绝缘体) :8 <br />接触放电(外壳为导体) :6
| 时间 | 每次 1 min |
| rowspan="4" | 正常监视状态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浪涌(冲击)电压 kV | AC 电源线 线-线 :1× (1±0. 1) AC 电源线 线-地 :2× (1±0. 1) 其他连接线 线-地 :1× (1±0. 1) | 正常监视状态 |
|-
| 极性 | 正 、负 |
| 放电极性
| 试验次数 | 5 |
| 正 、负
|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 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 持续时间 | 10周期(供电电压为额定电压的 40%) 1周期(供电电压为 0V) | 正常监视状态 |
|-
| 试验次数 | 10 |
| 放电间隔 s
| ≥1
|-
| 每点放电次数
| 10
|-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抗扰度试验
| 瞬变脉冲电压 kV
| rowspan="4" | AC 电源线 :2× (1±0. 1) <br />其他连接线 :1× (1±0. 1)
| rowspan="4" | 正常监视状态
|-
| 重复频率 kHz
| AC 电源线 :2. 5× (1±0. 2) <br />其他连接线 :5× (1±0. 2)
|-
| 极性
| 正 、负
|-
| 时间
| 每次 1 min
|-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浪涌(冲击)电压 kV
| rowspan="3" | AC 电源线 线-线 :1× (1±0. 1) <br />AC 电源线 线-地 :2× (1±0. 1) <br />其他连接线 线-地 :1× (1±0. 1)
| rowspan="3" | 正常监视状态
|-
| 极性
| 正 、负
|-
| 试验次数
| 5
|-
|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 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 持续时间
| rowspan="2" | 10周期(供电电压为额定电压的 40%) 1周期(供电电压为 0V)
| rowspan="2" | 正常监视状态
|-
| 试验次数
| 10
|}


=== 4.14 电源瞬变 ===
=== 4.14 电源瞬变 ===
第239行: 第314行:
表 2 机械环境条件
表 2 机械环境条件


| |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试验名称 | 试验参数 | 试验条件 | 工作状态 |
! 试验名称
|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 | 频率循环范围 Hz | 10~ 150 | 正常监视状态 |
! 试验参数
| 加速幅值 m/s2 | 0. 981 |
! 试验条件
| 扫频速率 oct/min | 1 |
! 工作状态
| 每个轴线扫频次数 | 1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振动方向 | X、Y、Z |
| rowspan="5" |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
| 碰撞试验 | 碰撞能量 J | 0. 5±0. 04 | 正常监视状态 |
| 频率循环范围 Hz
| 碰撞次数 | 3 |
| 10~ 150
| rowspan="5" | 正常监视状态
|-
| 加速幅值 m/s<sup>2</sup>
| 0. 981
|-
| 扫频速率 oct/min
| 1
|-
| 每个轴线扫频次数
| 1
|-
| 振动方向
| X、Y、Z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rowspan="2" | 碰撞试验
| 碰撞能量 J
| 0. 5±0. 04
| rowspan="2" | 正常监视状态
|-
| 碰撞次数
| 3
|}


=== 4.17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 ===
=== 4.17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 ===
第262行: 第359行:
表 3 气候环境条件
表 3 气候环境条件


| |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试验名称 | 试验参数 | 试验条件 | 工作状态 |
! 试验名称
| 低温(运行)试验 | 温度 ℃ | 0±3 | 正常监视状态 |
! 试验参数
| 持续时间 h | 16 |
! 试验条件
|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 温度 ℃ | 40±2 | 正常监视状态 |
! 工作状态
| 相对湿度 % | 93±3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持续时间 d | 4 |
| rowspan="2" | 低温(运行)试验
| 温度 ℃
| 0±3
| rowspan="2" | 正常监视状态
|-
| 持续时间 h
| 16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rowspan="3" |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 温度 ℃
| 40±2
| rowspan="3" | 正常监视状态
|-
| 相对湿度 %
| 93±3
|-
| 持续时间 d
| 4
|}


=== 4.19 使用说明书 ===
=== 4.19 使用说明书 ===


监控设备应有相应的中文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符 合 GB/T 9969 的 要 求 , 且 与 产 品 的 性 能 一致 。
监控设备应有相应的中文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符 合 GB/T 9969 的 要 求 , 且 与 产 品 的 性 能 一致 。


== 5 试验 ==
== 5 试验 ==
第312行: 第424行:
表 4 试验程序
表 4 试验程序


| |  |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序号 | 条款号 | 试 验 项 目 | 编号 | |
! rowspan="2" | 序号
| 1 | 2 |
! rowspan="2" | 条款号
| 1 | 5. 1. 4 | 试验前检查 | √ b | √ |
! rowspan="2" | 试 验 项 目
| 2 | 5. 2 | 监控报警功能试验 | √ | √ |
! colspan="2" | 编号
| 3 | 5. 3 | 故障报警功能试验 | √ | √ |
|-
| 4 | 5. 4 | 自检功能试验 | √ | √ |
| 1
| 5 | 5. 5 | 信息显示与查询功能试验 | √ | √ |
| 2
| 6 | 5. 6 | 电源功能试验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7 | 5. 7 | 绝缘电阻试验 | | √ |
| 1
| 8 | 5. 8 | 泄漏电流试验 | | √ |
| 5. 1. 4
| 9 | 5. 9 | 电气强度试验 | | √ |
| 试验前检查
| 10 | 5. 10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 | |
| √<sup>b</sup>
| 11 | 5. 11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 | |
| √
| 12 | 5. 12 |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3 | 5. 13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 | |
| 2
| 14 | 5. 14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 | |
| 5. 2
| 15 | 5. 15 |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 √ | |
| 监控报警功能试验
| 16 | 5. 16 | 电源瞬变试验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
| 5. 3
| 故障报警功能试验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4
| 5. 4
| 自检功能试验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5
| 5. 5
| 信息显示与查询功能试验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6
| 5. 6
| 电源功能试验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7
| 5. 7
| 绝缘电阻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8
| 5. 8
| 泄漏电流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9
| 5. 9
| 电气强度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0
| 5. 10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1
| 5. 11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2
| 5. 12
|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3
| 5. 13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4
| 5. 14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5
| 5. 15
|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6
| 5. 16
| 电源瞬变试验
| √
|  
|}


表 4 (续)
表 4 (续)


| |  |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序号 | 条款号 | 试 验 项 目 | 编号 | |
! rowspan="2" | 序号
| 1 | 2 |
! rowspan="2" | 条款号
| 17 | 5. 17 | 电压波动试验 | | √ |
! rowspan="2" | 试 验 项 目
| 18 | 5. 18 |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 | | √ |
! colspan="2" | 编号
| 19 | 5. 19 | 碰撞试验 | | √ |
|-
| 20 | 5. 20 |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试验a | √ | |
| 1
| 21 | 5. 21 | 低温(运行)试验 | | √ |
| 2
| 22 | 5. 22 |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试验仅适用于监视剩余电流的监控设备 。 b “√ ”表示进行该项试验 。 | | | | |
| 17
| 5. 17
| 电压波动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8
| 5. 18
|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9
| 5. 19
| 碰撞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0
| 5. 20
|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试验<sup>a</sup>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1
| 5. 21
| 低温(运行)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2
| 5. 22
|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colspan="5" | <sup>a</sup>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试验仅适用于监视剩余电流的监控设备 。 <br /><sup>b</sup> “√ ”表示进行该项试验 。
|}


=== 5.2 监控报警功能试验 ===
=== 5.2 监控报警功能试验 ===
第445行: 第680行:
5.9. 1.2 试验持续 60 s±5 s,再以 100V/s~ 500V/s 的降压速率使试验电压低于试样额定电压后 ,方 可断电 。
5.9. 1.2 试验持续 60 s±5 s,再以 100V/s~ 500V/s 的降压速率使试验电压低于试样额定电压后 ,方 可断电 。


5.9. 1.3 试验后 ,将试样与制造商提供的探测器相连接 ,接通电源 ,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按 5. 2~
5.9. 1.3 试验后 ,将试样与制造商提供的探测器相连接 ,接通电源 ,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按 5. 2~5.5 的方法进行功能试验 。  
 
=== 5.5 的方法进行功能试验 。 ===


5.9.2 试验设备
5.9.2 试验设备
第603行: 第836行:
主电流测量装置 A 的准确度至少为 2. 5 级 。
主电流测量装置 A 的准确度至少为 2. 5 级 。


 
[[文件: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GB 14287.1-2014 冬 1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试验电路示意图.jpeg|400px]]


说明 :
说明 :
第621行: 第854行:
图 1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试验电路示意图
图 1 报警信号过输入适应性试验电路示意图


5.21 低温(运行)试验
=== 5.21 低温(运行)试验 ===


5.21. 1 试验步骤
5.21. 1 试验步骤
第639行: 第872行:
试验设备应满足 GB 16838的要求 。
试验设备应满足 GB 16838的要求 。


5.22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 5.22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


5.22. 1 试验步骤
5.22. 1 试验步骤
第645行: 第878行:
5.22. 1. 1 试验前 ,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 2 h~ 4 h。 然后将试样与制造商提供的探测器相连 接 ,接通电源 ,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
5.22. 1. 1 试验前 ,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 2 h~ 4 h。 然后将试样与制造商提供的探测器相连 接 ,接通电源 ,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


5.22. 1.2 调节试验箱 ,按表 3 的规定使温度为 40 ℃ ±2 ℃ 、相对湿度为 93%±3%(先调节温度 , 当温 度达到设定温度且稳定后再加湿) ,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 ;连续保持 4 d后 ,立即按 5. 2~ 5. 5 的方
5.22. 1.2 调节试验箱 ,按表 3 的规定使温度为 40 ℃ ±2 ℃ 、相对湿度为 93%±3%(先调节温度 , 当温 度达到设定温度且稳定后再加湿) ,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 ;连续保持 4 d后 ,立即按 5. 2~ 5. 5 的方法进行功能试验
 
13
 
 
 
法进行功能试验


5.22. 1.3 取出试样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 ,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1 h~ 2 h后 ,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 ,并按 5. 2~ 5. 5 的方法进行功能试验 。
5.22. 1.3 取出试样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 ,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1 h~ 2 h后 ,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 ,并按 5. 2~ 5. 5 的方法进行功能试验 。
焦雨桐
5,47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