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GB 3836.31-2021: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刘佳明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GB 3836.31-2021}}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GB 3836.31-2021}}
== 标准状态 ==
<br>
当前标准: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GB 3836.31-2021


发布日期:2021-10-11
实施日期:2022-05-01
旧标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外壳保护型“tD”GB 12476.5-2013
发布日期:2013-12-17
实施日期:2014-11-14
废止日期:2022-05-01
== 1 范围 ==
== 1 范围 ==


第39行: 第54行:
GB/T 383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3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1 防粉尘点燃外壳“t" dust ignition protection by enclosure“t”
 
防粉尘点燃外壳“t" dust ignition protection by enclosure“t”


用外壳保护防止粉尘进入并限制表面温度,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
用外壳保护防止粉尘进入并限制表面温度,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
GB/T 3836.31—2021


== 4 通则 ==
== 4 通则 ==
第71行: 第82行:
表 1 保护等级、设备类别与防护等级的关系
表 1 保护等级、设备类别与防护等级的关系


| |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 |
 
| 保护等级 | ⅢC类 | ⅢB类 | ⅢA类 |
|-
| "ta" | IP6X | IP6X | IP6X |
! 保护等级 !! ⅢC类 !! ⅢB类 !! ⅢA类
| "tb" | IP6X | IP6X | IP5X |
 
| "tc" | IP6X | IP5X | IP5X |
|-
| "ta" || IP6X || IP6X || IP6X
 
|-
| "tb" || IP6X || IP6X || IP5X
 
|-
| "tc" || IP6X || IP5X || IP5X
 
|}


=== 4.3 “ta” 级 Ex 设备要求 ===
=== 4.3 “ta” 级 Ex 设备要求 ===
第126行: 第146行:
附加外壳应符合下列要求,这些要求是对GB/T 3836.1的修改。
附加外壳应符合下列要求,这些要求是对GB/T 3836.1的修改。


——COT 至少等于规定的环境温度下限值,并且至少比非金属材料适用的最高工作温度高20 K; ——按照6.1.1.2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但不进行耐热耐寒试验;
——COT 至少等于规定的环境温度下限值,并且至少比非金属材料适用的最高工作温度高20 K;  
 
——按照6.1.1.2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但不进行耐热耐寒试验;


——在进行没有耐热耐寒试验的冲击试验后,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4208的 IP6X。
——在进行没有耐热耐寒试验的冲击试验后,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4208的 IP6X。
第144行: 第166行:
在进行防尘试验之前,应按照6.1.1.3的规定,在外壳内进行2 kPa 的压力试验,Ex 设备的结构能 通过物理方式限制衬垫或密封件移动的情况除外,如槽内的“O” 形圈。
在进行防尘试验之前,应按照6.1.1.3的规定,在外壳内进行2 kPa 的压力试验,Ex 设备的结构能 通过物理方式限制衬垫或密封件移动的情况除外,如槽内的“O” 形圈。


GB/T 3836.31—2021
 


4.4.4 防尘
4.4.4 防尘
第236行: 第258行:
——平行螺纹不少于5扣,公差等级符合GB/T 197的 6H 或更高。
——平行螺纹不少于5扣,公差等级符合GB/T 197的 6H 或更高。


——平行螺纹少于5扣,公差等级符合GB/T 197 的 6H 或更高,并提供附加衬垫或密封件。如果 附加的密封件与Ex 设备不成为一体,则应按照GB/T 3836.1的要求,在设备防爆合格证编号 增加“X” 后缀,并且在特殊使用条件中应详细说明规定使用的衬垫或密封件。或者,也可在
——平行螺纹少于5扣,公差等级符合GB/T 197 的 6H 或更高,并提供附加衬垫或密封件。如果 附加的密封件与Ex 设备不成为一体,则应按照GB/T 3836.1的要求,在设备防爆合格证编号 增加“X” 后缀,并且在特殊使用条件中应详细说明规定使用的衬垫或密封件。或者,也可在Ex 设备上附加警告标志,说明衬垫或密封件的要求,作为“X”标志要求的替代。
 
Ex 设备上附加警告标志,说明衬垫或密封件的要求,作为“X”标志要求的替代。


== 6 检查和试验 ==
== 6 检查和试验 ==
第262行: 第282行:
6.1.1.3 压力试验
6.1.1.3 压力试验


内部压力至少为下列值,持续时间60+1 °s:
内部压力至少为下列值,持续时间<math>60^{+10}_{0}</math>s:


——对于“ta” 保护等级,(4±0.4)kPa; 或者
——对于“ta” 保护等级,(4±0.4)kPa; 或者
第290行: 第310行:
对于“ta” 保护等级,过载和故障应通过施加正常运行时的输入功率的1.5倍并测量外部外壳的最 高表面温度来模拟。内部元件和附加外壳的温度在额定输入功率下确定。
对于“ta” 保护等级,过载和故障应通过施加正常运行时的输入功率的1.5倍并测量外部外壳的最 高表面温度来模拟。内部元件和附加外壳的温度在额定输入功率下确定。


GB/T 3836.31—2021


对于“tb” 保护等级,过载和故障条件如表2所示。
对于“tb” 保护等级,过载和故障条件如表2所示。
第296行: 第315行:
表 2 “tb” 保护等级的过载或故障条件
表 2 “tb” 保护等级的过载或故障条件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Ex设备类型 | 过载或故障条件 |
! Ex设备类型
| 灯具(无镇流器) | 无 |
! 过载或故障条件
| 有电子-电磁镇流器的灯具 | Un(1+10%) 用二极管模拟镇流效果 |
|-
| 有电子镇流器 | 按照相关工业标准规定 |
| 灯具(无镇流器)
| 电动机-连接主电源 | 无 |
| 无
| 电动机-变频器供电 | 如果电机按照GB/T 3836.1所述,用规定工作制与专用变频器一起评估,无要求。 或者,如果电机没有按照GB/T 3836.1所述,用规定工作制与专用变频器一起评 估,必要时过载以确定要求的直接热保护(通常在定子绕组中)有足够的裕度,能 够探测到转子、轴承盖、轴伸处过高的温度。裕度可通过试验或计算确定。对于 这种情况,通过在防爆合格证中明确该特殊使用条件来强制使用热保护。  注:对于典型布置,已经发现,利用PTC160热敏电阻或160 ℃恒温器嵌入定子绕 组中(与风扇端相对端部绕组中每相一个),可以用于确定T3(200 ℃)温度  组别 |
|-
| 电阻 | 无 |
| 有电子-电磁镇流器的灯具
| 电磁铁 | 额定电压U。及最不利的气隙 |
| Un(1+10%) 用二极管模拟镇流效果
| 其他设备 | 按照相关工业标准规定 |
|-
| 注:试验电压和电流参数见GB/T 3836.1最高表面温度要求。 | |
| 有电子镇流器
 
| 按照相关工业标准规定
|-
| 电动机-连接主电源
| 无
|-
| 电动机-变频器供电
| 如果电机按照GB/T 3836.1所述,用规定工作制与专用变频器一起评估,<br />无要求。或者,如果电机没有按照GB/T 3836.1所述,用规定工作制与专用变频器一起评 <br />估,必要时过载以确定要求的直接热保护(通常在定子绕组中)<br />有足够的裕度,能够探测到转子、轴承盖、轴伸处过高的温度。<br />裕度可通过试验或计算确定。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在防爆合格证中明确该特殊使用条件来强制使用热保护。<br />注:对于典型布置,已经发现,利用PTC160热敏电阻或160℃恒温器嵌入定子绕组中<br />(与风扇端相对端部绕组中每相一个),可以用于确定T3(200℃)温度组别
|-
| 电阻
| 无
|-
| 电磁铁
| 额定电压Un及最不利的气隙
|-
| 其他设备
| 按照相关工业标准规定
|-
| colspan="2" | 注:试验电压和电流参数见GB/T 3836.1最高表面温度要求。
|}
=== 6.2 例行试验 ===
=== 6.2 例行试验 ===


第321行: 第358行:
用于与电源连接且通断故障电流大于10 kA 的 “tb” 或 “tc” 保护等级 Ex 设备,应标志最大短路 电流。
用于与电源连接且通断故障电流大于10 kA 的 “tb” 或 “tc” 保护等级 Ex 设备,应标志最大短路 电流。


GB/T 3836.31—2021
== 附 录 A ==
 
附 录 A


(规范性)
(规范性)
第329行: 第364行:
引入装置的补充要求
引入装置的补充要求


A.1 概述
=== A.1 概述 ===


本附录规定了“t” 防爆型式引入装置的结构和试验要求,是对GB/T 3836.1的补充。
本附录规定了“t” 防爆型式引入装置的结构和试验要求,是对GB/T 3836.1的补充。
第335行: 第370行:
Ⅲ类引入装置包括作为 Ex 设 备 或Ex 元件的电缆引入装置、电缆贯通装置、导管密封装置、封堵 件、螺纹式管接头。
Ⅲ类引入装置包括作为 Ex 设 备 或Ex 元件的电缆引入装置、电缆贯通装置、导管密封装置、封堵 件、螺纹式管接头。


A.2 结构要求
=== A.2 结构要求 ===


A.2.1 电缆引入装置、电缆贯通装置和导管密封装置
A.2.1 电缆引入装置、电缆贯通装置和导管密封装置
第345行: 第380行:
封堵件、螺纹式管接头应分别符合5. 1对接合面和5.2对螺纹的要求。
封堵件、螺纹式管接头应分别符合5. 1对接合面和5.2对螺纹的要求。


A.3 型式试验
=== A.3 型式试验 ===


A.3.1 电缆引入装置、电缆贯通装置和导管密封装置
A.3.1 电缆引入装置、电缆贯通装置和导管密封装置
第353行: 第388行: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均应承受6.1.1.3的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值应与受试电缆引入装置的保护 等级一致。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均应承受6.1.1.3的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值应与受试电缆引入装置的保护 等级一致。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应承受6.1.1.4的 IP 试验。负压值应与受试电缆引入装置的保护等级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应承受6.1.1.4的 IP 试验。负压值应与受试电缆引入装置的保护等级一致。
 
一致。


A.3.2 封堵件和螺纹式管接头
A.3.2 封堵件和螺纹式管接头
第366行: 第399行: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均应承受6.1.1.3的压力试验。压力值应与受试封堵件或螺纹式管接头的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均应承受6.1.1.3的压力试验。压力值应与受试封堵件或螺纹式管接头的
GB/T 3836.31—2021


保护等级一致。
保护等级一致。
第373行: 第404行: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应承受6.1.1.4的IP 试验。负压值应与受试电缆引入装置的保护等级 一 致 。
随后,样品和代表性外壳应承受6.1.1.4的IP 试验。负压值应与受试电缆引入装置的保护等级 一 致 。


A.4 标志
=== A.4 标志 ===


Ⅲ类引入装置应按照第7章的要求标志。
Ⅲ类引入装置应按照第7章的要求标志。


[[Category:国家标准]]
[[Category:国家标准]]
刘佳明
1,91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