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创建页面,内容为“{{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1 总 则== 1.0.1 为了合理地设计水喷雾灭火系统(或简称系统),保障其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减少火灾危 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26.htm#101)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设置的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2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 标准状态 ==
<br>
当前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发布日期:2014-10-09
实施日期:2015-08-01


==1 总 则==
==1 总 则==
第50行: 第58行:




===2.2 符号===


公众号 CN00119
B — 水雾喷头的喷口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


5
C<sub>h</sub> — 海澄-威廉系数;


===2.2 符号===
d<sub>j</sub> — 管道的计算内径;
 
d<sub>g</sub> — 节流管的计算内径;
 
g — 重力加速度;


*B* 水雾喷头的喷口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
H 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


*C*h 海澄-威廉系数;
H<sub>k</sub>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


*d*j 管道的计算内径;
H<sub>g</sub>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


*d*g 节流管的计算内径; *g* — 重力加速度;
h<sub>z</sub> 最不利点水雾喷头与系统管道入口或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之间的高程差;


*H* 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
∑h 系统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H*k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
i 管道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


*H*g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
K 水雾喷头的流量系数;


hz 最不利点水雾喷头与系统管道入口或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之间的高程差; *∑h* — 系统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k 安全系数;


*i* 管道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 *K* — 水雾喷头的流量系数;
L 节流管的长度;


*k* 安全系数;
N 保护对象所需水雾喷头的计算数量;


*L* 节流管的长度;
n 系统启动后同时喷雾的水雾喷头的数量;


*N* 保护对象所需水雾喷头的计算数量;
P 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


*n* 系统启动后同时喷雾的水雾喷头的数量;
P<sub>0</sub> 最不利点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


*P* 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
Q 雨淋报警阀的流量;


*P*0 最不利点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
q 水雾喷头的流量;


*Q* 雨淋报警阀的流量;
q<sub>i</sub> 水雾喷头的实际流量;


*q* 水雾喷头的流量;
q<sub>g</sub> 管道内水的流量;


*qi* 水雾喷头的实际流量;
Q<sub>j</sub> 系统的计算流量;


*qg* 管道内水的流量;
Q<sub>z</sub> 系统的设计流量;


*Qj* 系统的计算流量;
R 水雾锥底圆半径;


*Qz* 系统的设计流量;
S 保护对象的保护面积;


*R* — 水雾锥底圆半径;
V— 管道内水的流速;


*S* 保护对象的保护面积;
V<sub>k</sub> 减压孔板后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


*V*管道内水的流速;
V<sub>g</sub> 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


*Vk* — 减压孔板后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
W— 保护对象的设计供给强度;


*Vg* — 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 *W*— 保护对象的设计供给强度; *θ* — 水雾喷头的雾化角;
θ — 水雾喷头的雾化角;


*?* — 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
ε — 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


*ζ* — 节流管中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ζ — 节流管中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公众号 CN00119 6


==3 基本设计参数和喷头布置==
==3 基本设计参数和喷头布置==
第125行: 第137行:
表 3.1.2 系统的供给强度、持续供给时间和响应时间
表 3.1.2 系统的供给强度、持续供给时间和响应时间


| |  |  |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 | --- | --- |
|-
| 防护 目的 | 保护对象 | | | | 供给强度 [L/(min2㎡)] | 持续供给时 间(h) | 响应时 间(s) |
! 防护 目的
| 灭火 | 固体物质火灾 | | | | 15 | 1 | 60 |
! colspan="4" | 保护对象
| 输送机皮带 | | | | 10 | 1 | 60 |
! 供给强度 [L/(min2㎡)]
| 液体火 灾 | 闪点 60℃~120℃的液体 | | | 20 | 0.5 | 60 |
! 持续供给时 间(h)
| 闪点高于 120℃的液体 | | | 13 |
! 响应时 间(s)
| 饮料酒 | | | 20 |
|-
| 电气火 灾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油断路器 | | | 20 | 0.4 | 60 |
| rowspan="8"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灭火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集油坑 | | | 6 |
| colspan="4" | 固体物质火灾
| 电缆 | | | 13 |
| 15
| 防护 冷却 | 甲 B、 乙、丙 类液体 储罐 | 固定顶罐 | | | 2.5 | 直径大于 20m 的固定顶罐  为 6h,其他为 4h | 300 |
| 1
| 浮顶罐 | | | 2.0 |
| 60
| 相邻罐 | | | 2.0 |
|-
| 液化烃 或类似 液体储 罐 | 全压力、半冷冻式储罐 | | | 9 | 6 | 120 |
| colspan="4" | 输送机皮带
| 全 冷 冻 式 储 罐 | 单、双 容罐 | 罐壁 | 2.5 |
| 10
| 罐顶 | 4 |
| 1
| 全容罐 | 罐顶泵平台、管道进 出口等局部危险部位 | 20 |
| 60
| 管带 | 10 |
|-
| 液氨储罐 | | | 6 |
| rowspan="3"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液体火 灾
| 甲、乙类液体及可燃气体生产、输送、装卸设 | | | | 9 | 6 | 120 |
| colspan="3" | 闪点 60℃~120℃的液体
| 液化石油气灌瓶间、瓶库 | | | | 9 | 6 | 60 |
| 20
| rowspan="3" | 0.5
| rowspan="3" | 60
|-
| colspan="3" | 闪点高于 120℃的液体
| 13
|-
| colspan="3" | 饮料酒
| 20
|-
| rowspan="3"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电气火 灾
| colspan="3"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油断路器
| 20
| rowspan="3" | 0.4
| rowspan="3" | 60
|-
| colspan="3"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集油坑
| 6
|-
| colspan="3" | 电缆
| 13
|-
| rowspan="11"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防护 冷却
| rowspan="3"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甲 B、 乙、丙 <br />类液体 储罐
| colspan="3" | 固定顶罐
| 2.5
| rowspan="3" | 直径大于 20m 的固定<br />顶罐 为 6h,其他为 4h
| rowspan="3" | 300
|-
| colspan="3" | 浮顶罐
| 2.0
|-
| colspan="3" | 相邻罐
| 2.0
|-
| rowspan="6"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液化烃 或类似<br /> 液体储 罐<br /><br /><br /><br />
| colspan="3" | 全压力、半冷冻式储罐
| 9
| rowspan="6" | 6
| rowspan="6" | 120
|-
| rowspan="4"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全 冷 冻 式 储 罐<br /><br />
| rowspan="2" | 单、双 容罐
| 罐壁
| 2.5
|-
| 罐顶
| 4
|-
| rowspan="2" | 全容罐
| 罐顶泵平台、管道进 出口等<br />局部危险部位
| 20
|-
| 管带
| 10
|-
| colspan="3" | 液氨储罐
| 6
|-
| colspan="4" | 甲、乙类液体及可燃气体生产、输送、装卸设 施
| 9
| 6
| 120
|-
| colspan="4" | 液化石油气灌瓶间、瓶库
| 9
| 6
| 60
|}


注:1 添加水系灭火剂的系统,其供给强度应由实验确定。
注:1 添加水系灭火剂的系统,其供给强度应由实验确定。
第159行: 第239行:


2 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油箱外表面面积确定外,尚应包括散热 器的外表面面积和油枕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
2 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油箱外表面面积确定外,尚应包括散热 器的外表面面积和油枕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
公众号 CN00119 7


3 分层敷设的电缆的保护面积应按整体包容电缆的最小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31.htm#314)
3 分层敷设的电缆的保护面积应按整体包容电缆的最小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31.htm#314)
第206行: 第284行:
3.2.4 水雾喷头的平面布置方式可为矩形或菱形。当按矩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4 倍水雾喷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当按菱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7 倍水雾喷 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水雾锥底圆半径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32.htm#324)
3.2.4 水雾喷头的平面布置方式可为矩形或菱形。当按矩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4 倍水雾喷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当按菱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7 倍水雾喷 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水雾锥底圆半径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32.htm#324)


*R* = *B* tan (3.2.4)
<math>R=B\tan\frac{\theta}{2}</math> (3.2.4)


公众号 CN00119 8
式中


式中:*R*——水雾锥底圆半径(m);
R——水雾锥底圆半径(m);


*B*——水雾喷头的喷口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m);
B——水雾喷头的喷口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m);


*θ*——水雾喷头的雾化角( ° )。
θ——水雾喷头的雾化角( ° )。


3.2.5 当保护对象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时,水雾喷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3.2.5 当保护对象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时,水雾喷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269行: 第347行:


4.0.3 按本规范表 3.1.2 的规定,响应时间不大于 120s 的系统,应设置雨淋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 组的功能及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0.3 按本规范表 3.1.2 的规定,响应时间不大于 120s 的系统,应设置雨淋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 组的功能及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众号 CN00119 9


1 接收电控信号的雨淋报警阀组应能电动开启,接收传动管信号的雨淋报警阀组应能液动或气 动开启;
1 接收电控信号的雨淋报警阀组应能电动开启,接收传动管信号的雨淋报警阀组应能液动或气 动开启;
第392行: 第468行:




公众号 CN00119
11


5.4.5 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应大于 0.4m,并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且 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井内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38.htm#545)
5.4.5 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应大于 0.4m,并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且 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井内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38.htm#545)
第446行: 第519行:
7.1.1 水雾喷头的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1)
7.1.1 水雾喷头的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1)


*q* = *K* (7.1.1)
<math>q=K\sqrt{10P}</math> (7.1.1)
 
 
 
公众号 CN00119
 
12


式中:*q*——水雾喷头的流量(L/min);
式中:q——水雾喷头的流量(L/min);


*P*——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MPa);
P——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MPa);


*K*——水雾喷头的流量系数,取值由喷头制造商提供。
K——水雾喷头的流量系数,取值由喷头制造商提供。


7.1.2 保护对象所需水雾喷头的计算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2)
7.1.2 保护对象所需水雾喷头的计算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2)


(7.1.2)
<math>N=\frac{SW}{q}</math> (7.1.2)


式中:*N*——保护对象所需水雾喷头的计算数量(只);
式中:N——保护对象所需水雾喷头的计算数量(只);


*S*——保护对象的保护面积(㎡);
S——保护对象的保护面积(㎡);


*W*——保护对象的设计供给强度[L/(min?㎡)]。
W——保护对象的设计供给强度[L/(min?㎡)]。


7.1.3 系统的计算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3)
7.1.3 系统的计算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3)


(7.1.3)
<math>Q_j=\frac{1}{60}\sum_{i=1}^nq_i</math> (7.1.3)


式中:*Qj*——系统的计算流量(L/s);
式中:Q<sub>j</sub>——系统的计算流量(L/s);


*n*——系统启动后同时喷雾的水雾喷头的数量(只);
n——系统启动后同时喷雾的水雾喷头的数量(只);


*qi*——水雾喷头的实际流量(L/min),应按水雾喷头的实际工作压力计算。
q<sub>i</sub>——水雾喷头的实际流量(L/min),应按水雾喷头的实际工作压力计算。


7.1.4 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4)
7.1.4 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1.htm#714)


*Qs* = *kQj* (7.1.4)
Qs = kQj (7.1.4)
 
式中:


式中:*Qs*——系统的设计流量(L/s);
Q<sub>s</sub>——系统的设计流量(L/s);


*k*——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1.05。
k——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1.05。


===7.2 管道水力计算===
===7.2 管道水力计算===
第492行: 第561行:
7.2.1 当系统管道采用普通钢管或镀锌钢管时,其沿程水头损失应按公式(7.2.1-1)计算;当采用不 锈钢管或铜管时,可按公式(7.2.1-2)计算。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不宜大于 5m/s 。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2.htm#721)
7.2.1 当系统管道采用普通钢管或镀锌钢管时,其沿程水头损失应按公式(7.2.1-1)计算;当采用不 锈钢管或铜管时,可按公式(7.2.1-2)计算。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不宜大于 5m/s 。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2.htm#721)


(7.2.1-1) 式中:*i*——管道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MPa/m);
<math>i=0.0000107\frac{V^2}{d_j^{1.3}}</math> (7.2.1-1)  
 
式中:i——管道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MPa/m);


*V*——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
V——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


*dj*——管道的计算内径(m)。
d<sub>j</sub>——管道的计算内径(m)。


*i* = 105*Ch*-1.85*dj*-4.87*q* (7.2.1-2)
<math>i=105C_h^{-1.85}d_j^{-4.87}q_g^{1.85}</math> (7.2.1-2)


式中:*i*——管道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式中:


*qg*——管道内的水流量(m3/s);
i——管道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Ch*——海澄-威廉系数,铜管、不锈钢管取 130。
q<sub>g</sub>——管道内的水流量(m3/s);
 
C<sub>h</sub>——海澄-威廉系数,铜管、不锈钢管取 130。


7.2.2 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宜采用当量长度法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2.htm#722)
7.2.2 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宜采用当量长度法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2.htm#722)
第512行: 第585行:
7.2.4 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2.htm#724)
7.2.4 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2.htm#724)


(7.2.4)
<math>H=\sum h+P_0+h_z</math> (7.2.4)


公众号 CN00119 13
式中:H——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MPa);


式中:*H*——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MPa);
Σh——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的累计值(MPa);


Σ*h*——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的累计值(MPa);
P<sub>0</sub>——最不利点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MPa);


*P*0——最不利点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MPa);
h<sub>z</sub>——最不利点处水雾喷头与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或系统水平供水引入管中心线之间的静压差(MPa)。
 
*h*z——最不利点处水雾喷头与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或系统水平供水引入管中心线之间的静压 差(MPa)。


7.3 管道减压措施
7.3 管道减压措施
第534行: 第605行:
表 7.3.2 节流管的公称直径(mm)
表 7.3.2 节流管的公称直径(mm)


| |  |  |  |  |  |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 | --- | ---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管道的公称直径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200 | 250 |
! 管道的公称直径
| 节流管的公称直 径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200 |
! 50
| 32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 65
| 25 | 32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 80
! 100
! 125
! 150
! 200
! 250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rowspan="3" | 节流管的公称直 径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200
|-
| 32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 25
| 32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7.3.3 圆形减压孔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3)
7.3.3 圆形减压孔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3)
第551行: 第656行:
7.3.4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4)
7.3.4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4)


(7.3.4)
<math>H_k=\xi\frac{V_k^2}{2g}</math> (7.3.4)


式中:*Hk*——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10-2MPa);
式中:H<sub>k</sub>——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10-2MPa);


*Vk*——减压孔板后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
V<sub>k</sub>——减压孔板后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


*ξ* ——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
ξ ——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


7.3.5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5)
7.3.5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5)


(7.3.5)
<math>H_g=\zeta\frac{V_g^2}{2g}+0.00107\frac{V_k^2}{d_R^{1.3}}</math> (7.3.5)


式中:*Hg*——节流管的水头损失(10-2Mpa);
式中:


*ζ*——节流管中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H<sub>g</sub>——节流管的水头损失(10-2Mpa);


*Vg*——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m/s);
ζ——节流管中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dg*——节流管的计算内径(m); *L*——节流管的长度(m)。
V<sub>g</sub>——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m/s);
 
d<sub>g</sub>——节流管的计算内径(m);  
 
L——节流管的长度(m)。


7.3.6 减压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7.3.6 减压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581行: 第690行:
4 垂直安装的减压阀,水流方向宜向下。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6)
4 垂直安装的减压阀,水流方向宜向下。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3.htm#736)


公众号 CN00119 [14](#bookmark37)
 


==8 施工==
==8 施工==
第644行: 第753行:


2 螺纹表面应完整无损伤,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及径向沟槽;
2 螺纹表面应完整无损伤,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及径向沟槽;
公众号 CN00119 15


3 垫片应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先折皱等缺陷。
3 垫片应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先折皱等缺陷。
第711行: 第818行:
表 8.2.9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
表 8.2.9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


| |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公称直径 (mm) | 试验持续时间(s) | | |
! rowspan="3" | 公称直径 (mm)
| 严密性试验 | | 强度试验 |
! colspan="3" | 试验持续时间(s)
| 止回阀 | 其他类型阀门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50 | 15 | 60 | 15 |
| colspan="2" | 严密性试验
| 65~150 | 60 | 60 | 60 |
| rowspan="2" | 强度试验
 
|- style="text-align:center;"
公众号 CN00119 16
| 止回阀
 
| 其他类型阀门
|  |  |  |  |
|-
| --- | --- | --- | --- |
| ≤50
| 200~300 | 120 | 60 | 120 |
| 15
| ≥350 | 120 | 120 | 300 |
| 60
| 15
|-
| 65~150
| 60
| 60
| 60
|-
| 200~300
| 120
| 60
| 120
|-
| ≥350
| 120
| 120
| 300
|}


4 试验合格的阀门应排尽内部积水,并吹干。密封面应涂防锈油,同时应关闭阀门,封闭出入 口,作出明显的标记,并应按本规范表 D.0.2 记录。
4 试验合格的阀门应排尽内部积水,并吹干。密封面应涂防锈油,同时应关闭阀门,封闭出入 口,作出明显的标记,并应按本规范表 D.0.2 记录。
第789行: 第913行:


1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建筑给水排水及
1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建筑给水排水及
公众号 CN00119 17


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的规定。
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的规定。
第863行: 第985行: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公众号 CN00119 18


3 雨淋报警阀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在发生火灾时应能安全开启和便于 操作。
3 雨淋报警阀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在发生火灾时应能安全开启和便于 操作。
第945行: 第1,065行: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7.htm#8313)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7.htm#8313)
公众号 CN00119 [19](#bookmark38)


8.3.14 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8.3.14 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1,017行: 第1,135行:


检查方法:管道充满水,排净空气,用试压装置缓慢升压,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n,
检查方法:管道充满水,排净空气,用试压装置缓慢升压,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n,
公众号 CN00119 20


管道无损坏、变形,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 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管道无损坏、变形,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 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第1,085行: 第1,201行:


1 水源测试;
1 水源测试;
公众号 CN00119
21


2 动力源和备用动力源切换试验;
2 动力源和备用动力源切换试验;
第1,169行: 第1,279行: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公众号 CN00119 22


2 采用传动管启动的系统,启动 1 只喷头,相应的分区雨淋报警阀、压力开关和消防水泵及其 他联动设备均应能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的信号。
2 采用传动管启动的系统,启动 1 只喷头,相应的分区雨淋报警阀、压力开关和消防水泵及其 他联动设备均应能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的信号。
第1,239行: 第1,347行:


1 室外给水管网的进水管管径及供水能力、消防水池(罐)和消防水箱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 室外给水管网的进水管管径及供水能力、消防水池(罐)和消防水箱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公众号 CN00119 23


2 当采用天然水源作为系统水源时,其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枯水期最低水位时确保 消防用水的技术措施;
2 当采用天然水源作为系统水源时,其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枯水期最低水位时确保 消防用水的技术措施;
第1,309行: 第1,415行:


5 控制阀均应锁定在常开位置。
5 控制阀均应锁定在常开位置。
公众号 CN00119 24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第1,379行: 第1,483行:


2 系统的分区控制阀应能正常开启,并可正确发出反馈信号。
2 系统的分区控制阀应能正常开启,并可正确发出反馈信号。
公众号 CN00119 2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第1,416行: 第1,518行:
表 9.0.16 水喷雾灭火系统验收缺陷项目划分
表 9.0.16 水喷雾灭火系统验收缺陷项目划分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vertical-align:middle;"
| --- | --- |
|-
| 项 目 | 对应本规范的条款要求 |
! 项 目
| 严重缺陷项 | 第 9.0.7 条,第 9.0.9 条第 3 款、第4 款,第 9.0.11 条第 1 款,第 9.0.12 条第 1 款, 第9.0.14 条,第 9.0.15 条 |
! 对应本规范的条款要求
| 重要缺陷项 | 第 9.0.8 条,第 9.0.9 条第 1 款、第2 款、第5 款,第 9.0.10 条第 1 款、第2 款、第 3 款、第4 款、第 6 款,第 9.0.11 条第 3 款,第 9.0.12 条第 2 款,第 9.0.13 条 |
|-
| 轻微缺陷项 | 第 9.0.10 条第 5 款,第 9.0.11 条第 2 款、第 4 款,第 9.0.12 条第 3 款 |
| 严重缺陷项
| style="text-align:left;" | 第 9.0.7 条,第 9.0.9 条第 3 款、第4 款,<br />第 9.0.11 条第 1 款,第 9.0.12 条第 1 款, 第9.0.14 条,第 9.0.15 条
|-
| 重要缺陷项
| style="text-align:left;" | 第 9.0.8 条,第 9.0.9 条第 1 款、第2 款、第5 款,<br />第 9.0.10 条第 1 款、第2 款、第 3 款、第4 款、第 6 款,<br />第 9.0.11 条第 3 款,第 9.0.12 条第 2 款,第 9.0.13 条
|-
| 轻微缺陷项
| style="text-align:left;" | 第 9.0.10 条第 5 款,第 9.0.11 条第 2 款、第 4 款,第 9.0.12 条第 3 款
|}


2 当无严重缺陷项、重要缺陷项不多于 2 项,且重要缺陷项与轻微缺陷项之和不多于 6 项时, 可判定系统验收为合格;其他情况,应判定为不合格。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9.htm#9016)
2 当无严重缺陷项、重要缺陷项不多于 2 项,且重要缺陷项与轻微缺陷项之和不多于 6 项时, 可判定系统验收为合格;其他情况,应判定为不合格。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49.htm#9016)
第1,434行: 第1,544行: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50.htm#1002)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50.htm#1002)
公众号 CN00119 26


10.0.3 系统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和年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按规定 要求处理。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50.htm#1003)
10.0.3 系统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和年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按规定 要求处理。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50.htm#1003)
第1,483行: 第1,591行:
10.0.11 系统发生故障,需停水进行修理前,应向主管值班人员报告,取得维护负责人的同意,且应 临场监督,加强防范措施后方能动工。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50.htm#10011)
10.0.11 系统发生故障,需停水进行修理前,应向主管值班人员报告,取得维护负责人的同意,且应 临场监督,加强防范措施后方能动工。 [条文说明](http://gf.1190119.com/article-6250.htm#10011)


公众号 CN00119 27
== 附录 A 管道连接件干烧试验方法 ==
 
附录 A 管道连接件干烧试验方法


A.0.1 管道连接件干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0.1 管道连接件干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1,493行: 第1,599行:
2 试验装置(图 A.0.1)组件应包括 2 段约500mm 长的配套管道、3 套管道连接件、1 个带嘴盲 板、1 个普通盲板、3 个阀门及 1 个压力表;
2 试验装置(图 A.0.1)组件应包括 2 段约500mm 长的配套管道、3 套管道连接件、1 个带嘴盲 板、1 个普通盲板、3 个阀门及 1 个压力表;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_图A.0.1 试验装置.jpeg|400px]]


3 干烧前应对试验组件进行严密性试验,保证各连接部位无泄漏,试验完成后,应将水排净;
3 干烧前应对试验组件进行严密性试验,保证各连接部位无泄漏,试验完成后,应将水排净;
第1,501行: 第1,607行:
5 试验燃烧盘面积不应小于 0.08 ㎡,燃烧盘上沿距连接件宜为 200mm,干烧时间不应小于 5min。 A.0.2 干烧结束后,应将组件上的被火烧连接件处浇水冷却,冷却时间不应少于 3min;冷却结束后, 向组件内充水并加压至工作压力,管道连接部位不应出现射流状泄漏。
5 试验燃烧盘面积不应小于 0.08 ㎡,燃烧盘上沿距连接件宜为 200mm,干烧时间不应小于 5min。 A.0.2 干烧结束后,应将组件上的被火烧连接件处浇水冷却,冷却时间不应少于 3min;冷却结束后, 向组件内充水并加压至工作压力,管道连接部位不应出现射流状泄漏。


公众号 CN00119 28
== 附录 B 水喷雾灭火系统工程划分 ==
 
附录 B 水喷雾灭火系统工程划分


表 B 水喷雾灭火系统工程划分
表 B 水喷雾灭火系统工程划分


|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 |
|-
| 分部工程 | 序号 | 子分部工程 | 分项工程 |
! 分部工程
| 水喷雾灭火系统 | 1 | 进场检验 | 材料进场检验 |
! 序号
| 系统组件进场检验 |
! 子分部工程
| 2 | 系统施工 | 消防水泵的安装 |
! 分项工程
|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气压给水设备、水泵接合器的 安装 |
|-
| 雨淋报警阀、气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的安装 |
| rowspan="18"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水喷雾灭火系统
| 节流管、减压孔板及减压阀的安装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1
| 管道、阀门的安装和防腐、保温、伴热的施工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进场检验
| 管道试压、冲洗 |
| style="text-align:left;" | 材料进场检验
| 水雾喷头的安装 |
|-
| 3 | 系统调试 | 水源测试 |
| style="text-align:left;" | 系统组件进场检验
| 动力源和备用动力源切换试验 |
|-
| 消防水泵调试 |
| rowspan="7"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
| 稳压泵调试 |
| rowspan="7"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系统施工
| 雨淋报警阀、气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的调试 |
| style="text-align:left;" | 消防水泵的安装
| 排水设施调试 |
|-
| 联动试验 |
| style="text-align:left;" |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气压给水设备、<br />水泵接合器的 安装
| 4 | 系统验收 |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质量验收 |
|-
| 水喷雾灭火系统功能验收 |
| style="text-align:left;" | 雨淋报警阀、气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的安装
 
|-
公众号 CN00119 29
| style="text-align:left;" | 节流管、减压孔板及减压阀的安装
|-
| style="text-align:left;" | 管道、阀门的安装和防腐、保温、伴热的施工
|-
| style="text-align:left;" | 管道试压、冲洗
|-
| style="text-align:left;" | 水雾喷头的安装
|-
| rowspan="7"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3
| rowspan="7"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系统调试
| style="text-align:left;" | 水源测试
|-
| style="text-align:left;" | 动力源和备用动力源切换试验
|-
| style="text-align:left;" | 消防水泵调试
|-
| style="text-align:left;" | 稳压泵调试
|-
| style="text-align:left;" | 雨淋报警阀、气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的调试
|-
| style="text-align:left;" | 排水设施调试
|-
| style="text-align:left;" | 联动试验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4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系统验收
| style="text-align:left;" |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质量验收
|-
| style="text-align:left;" | 水喷雾灭火系统功能验收
|}


附录 C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附录 C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表 C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表 C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C.jpeg]]
| --- | ---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
| 建设单位 | |  | | 项目负责人 | |  |
| 设计单位 | |  | | 项目负责人 | |  |
| 监理单位 | |  | | 监理工程师 | |  |
| 施工单位 | |  | | 项目负责人 | |  |
| 施工许可证 | |  | | 开工日期 | |  |
| 序号 | 项 目 | | | 内 容 | | |
| 1 |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 | |  | | |
| 2 | 质量责任制 | | |  | | |
| 3 | 操作上岗证书 | | |  | | |
| 4 | 施工图审查情况 | | |  | | |
| 5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核 | | |  | | |
| 6 | 施工技术标准 | | |  | | |
| 7 |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 | |  | | |
| 8 | 现场材料、系统组件存放与管理 | | |  | | |
| 9 | 其他 | | |  | | |
| 结论 |  | | |  | | |
| 参 加 单 位 及 人 员 |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公众号 CN00119 30


附录 D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 附录 D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


D.0.1 系统施工过程进场检验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1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查结 论。
D.0.1 系统施工过程进场检验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1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查结 论。
第1,564行: 第1,676行:
表 D.0.1 系统施工过程进场检验记录
表 D.0.1 系统施工过程进场检验记录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D.0.1.jpeg]]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施工单位 |  | 监理单位 |  |
| 子分部工程名称 | 进场检验 | 执行规范名称及编号 |  |
| 分项工程名称 | 质量规定(规范条款) | 施工单位检查记录 | 监理单位  检查记录 |
| 材料进场检验 | 8.2.2 |  |  |
| 8.2.3 |  |  |
| 8.2.4 |  |  |
| 8.2.10 |  |  |
| 系统组件进场检验 | 8.2.5 |  |  |
| 8.2.6 |  |  |
| 8.2.7 |  |  |
| 8.2.8 |  |  |
| 8.2.9 |  |  |
| 8.2.10 |  |  |
| 结论 |  | | |
| 参加单位及人员 |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公众号 CN00119 31


D.0.2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2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查 结论。
D.0.2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2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查 结论。
第1,589行: 第1,682行:
表 D.0.2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记录
表 D.0.2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记录


|  |  |  |  |  |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D.0.2.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 | | | |
| 施工单位 |  | | | | 监理单位 | |  | | | |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公称  压力  (Mpa) | 强度试验 | | | | 严密性试验 | | | |
| 介质 | 压力  (Mpa) | 时间  (min) | 结果 | 介质 | 压力  (MPa) | 时间  (min) |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论 |  | | | | | | | | | |
| 参加单位 及人员 |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 |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 | |
 
公众号 CN00119 32


D.0.3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3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 出检查结论。
D.0.3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3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 出检查结论。
第1,607行: 第1,688行:
表 D.0.3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质量检查记录
表 D.0.3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质量检查记录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D.0.3.jpeg]]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施工单位 |  | 监理单位 | |  |
| 子分部工程名称 | 系统施工 | 执行规范名称及编号 | |  |
| 分项工程名称 | 质量规定(规范条款) | 施工单位检查记录 | | 监理单位检查记录 |
| 消防泵组的安装 | 8.3.4 |  | |  |
| 消防水池、消防水  箱、消防气压给水  设备、 水泵接合器  的安装 | 8.3.5 |  | |  |
| 8.3.6 |  | |  |
| 8.3.7 |  | |  |
| 雨淋报警阀组、气  动控制阀门及电动  控制阀门等阀门、压  力开关、水力警铃的  安装 | 8.3.8 |  | |  |
| 8.3.9 |  | |  |
| 8.3.10 |  | |  |
| 8.3.11 |  | |  |
| 节流管、减压孔板 及减压阀的安装 | 8.3.12 |  | |  |
| 8.3.13 |  | |  |
| 管道的安装和防腐 | 8.3.14 |  | |  |
| 8.3.17 |  | |  |
| 管道试压、冲洗 | 8.3.15 |  | |  |
| 8.3.16 |  | |  |
| 水雾喷头的安装 | 8.3.18 |  | |  |
| 结论 |  | | | |
| 参加单位 及人员 |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公众号 CN00119 33


D.0.4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试压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4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 查结论。
D.0.4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试压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4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 查结论。
第1,637行: 第1,694行:
表 D.0.4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试压记录
表 D.0.4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试压记录


|  |  |  |  |  |  |  |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D.0.4.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 | | | | | |
| 施工单位 |  | | | 监理单位 | | | | |  | | | |
| 管道  编号 | 设计参数 | | | 强度试验 | | | | | 严密性试验 | | | |
| 管径  (mm) | 材质 | 压力  (MPa) | 介质 | 压力  (MPa) | | 时间  (min) | 结果 | 介质 | 压力  (MPa) | 时间  (min) |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论 |  | | | | | | | | | | | |
| 参加单位 及人员 |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 |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 | | | |


D.0.5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冲洗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5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 查结论。
D.0.5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冲洗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5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 查结论。
第1,653行: 第1,700行:
表 D.0.5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冲洗记录
表 D.0.5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冲洗记录


|  |  |  |  |  |  |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D.0.5.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 | | | | |
| 施工单位 |  | | | | | 监理单位 | |  | | | |
| 管道编号 | 设计参数 | | | | 冲 洗 | | | | | | |
| 管径  (mm) | 材质 | 介质 | 压力  (MPa) | 介质 | 压力  (MPa) | 流量  (L/s) | | 流速  (m/s) | 冲洗时间或次数 |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论 |  | | | | | | | | | | |
| 参加单位 及人员 |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 |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 | | |
 
公众号 CN00119 34


D.0.6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调试检查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6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 查结论。
D.0.6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调试检查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6 填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 查结论。
第1,671行: 第1,706行:
表 D.0.6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调试检查记录
表 D.0.6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调试检查记录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D.0.6.jpeg]]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施工单位 |  | 监理单位 |  |
| 子分部工程名称 | 系统调试 | 执行规范名称及编号 |  |
| 分项工程名称 | 质量规定(规范条款) | 施工单位检查记录 | 监理单位检查记录 |
| 水源测试 | 8.4.4 |  |  |
| 主动力源和备用  动力源切换试验 | 8.4.5 |  |  |
| 消防水泵调试 | 8.4.6 |  |  |
| 稳压泵、消防气  压给水设备调试 | 8.4.7 |  |  |
| 雨淋报警阀、气动 控制阀门、电动 控制阀门的调试 | 8.4.8、8.4.9 |  |  |
| 排水设施调试 | 8.4.10 |  |  |
| 联动试验 | 8.4.11 |  |  |
| 结论 |  |  |  |
| 参加单位及人员 |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公众号 CN00119 35


D.0.7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7 填写,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建 设、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并作出验收结论,由监理工程师填写。
D.0.7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应由施工单位按表 D.0.7 填写,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建 设、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并作出验收结论,由监理工程师填写。
第1,693行: 第1,712行:
表 D.0.7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表 D.0.7 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D.0.7.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 | | | | | | | | | | |
| 建设单位 | | | | |  | | | | | 设计单位 | | |  | | | | |
| 监理单位 | | | | |  | | | | | 施工单位 | | |  | | | | |
| 管道  编号 | 设计参数 | | | | | | 强度试验 | | | | 严密性试验 | | | | | 防腐 | |
| 管径  (mm) | | 材料 | 介质 | | 压力  (MPa) | 介质 | 压力  (MPa) | 时间  (min) | 结果 | 介质 | 压力  (MPa) | | 时间  (min) | 结果 | 等级 |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隐蔽前的检查 | | | | | |  | | | | | | | | | | | |
| 隐蔽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简图或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验收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验收  单位 | | 施工单位 | | | | | | 监理单位 | | | | 建设单位 | | | | | |
|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 | | | | 监理工程师:(签章)  年 月 日 | | | |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 | | | |
 
公众号 CN00119 36


附录 E 水喷雾灭火系统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 附录 E 水喷雾灭火系统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


表 E 水喷雾灭火系统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表 E 水喷雾灭火系统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  |  |  |  |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E.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 | | |
| 建设单位 | |  | | 设计单位 | |  | | | |
| 监理单位 | |  | | 施工单位 | |  | | | |
| 序号 | 资料名称 | | | | 资料数量 | | | 核查结果 | 核查人 |
| 1 | 经批准的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 | | |  | | |  |  |
| 2 | 设计变更通知书、竣工图 | | | |  | | |  |  |
| 3 | 系统组件的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有效证明文件和产品 出厂合格证,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材料和 系统组件进场检验的复验报告 | | | |  | | |  |  |
| 4 | 系统组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 | | |  | | |  |  |
| 5 | 施工许可证(开工证)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 | |  | | |  |  |
| 6 |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及阀门的强度和严 密性试验记录、管道试压和管道冲洗记录、隐蔽工程验 收记录 | | | |  | | |  |  |
| 7 | 系统验收申请报告 | | | |  | | |  |  |
| 8 | 系统施工过程调试记录 | | | |  | | |  |  |
| 核查  结论 |  | | | | | | | | |
| 核查  单位 | 建设单位 | | 施工单位 | | | | 监理单位 | | |
| 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 |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
 
公众号 CN00119 37


附录 F 水喷雾灭火系统验收记录
== 附录 F 水喷雾灭火系统验收记录 ==


表 F 水喷雾灭火系统验收记录
表 F 水喷雾灭火系统验收记录


|  |  |  |  |  |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F.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名称 |  | | | | | | | |
| 建设单位 |  | | | 设计单位 | |  | | |
| 监理单位 |  | | | 施工单位 | |  | | |
| 子分部 工程名称 | 系统验收 | | | 执行规范名称及编号 | | |  | |
| 分项工程 名称 | 质量规定  (规范条款) | 验收内容记录 | | 验收评定结果 | | | | |
| 系统施工  质量验收 | 9.0.7 |  | |  | | | | |
| 9.0.8 |  | |  | | | | |
| 9.0.9 |  | |  | | | | |
| 9.0.10 |  | |  | | | | |
| 9.0.11 |  | |  | | | | |
| 9.0.12 |  | |  | | | | |
| 9.0.13 |  | |  | | | | |
| 系统功能 验收 | 9.0.14 |  | |  | | | | |
| 9.0.15 |  | |  | | | | |
| 验收结论 |  | | | | | | | |
| 验收单位 | 建设单位 | | 施工单位 | | 监理单位 | | | 设计单位 |
| (公章)  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公章)  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 (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 月 日 | | | (公章)  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公众号 CN00119 38


附录 G 水喷雾灭火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及记录
== 附录 G 水喷雾灭火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及记录 ==


G.0.1 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宜按表 G.0.1 的要求进行。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G.0.1.jpeg]]


表 G.0.1 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
表 G.0.1 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


|  |  |  |
[[文件: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 图G.0.2.jpeg]]
| --- | --- | --- |
| 部位 | 工作内容 | 周期 |
| 水源控制阀、雨淋报警阀 | 外观检查 | 每日一次 |
| 储水设施 | 检查是否冰冻 | 寒冷季节每日一次 |
| 消防水泵和备用动力 | 进行启动试验 | 每周一次 |
| 电磁阀 | 外观检查并进行启动试验 | 每月一次 |
| 手动控制阀门 | 检查铅封、锁链 |
| 消防水池(罐)、消防水箱及消防  气压给水设备 | 检查水位、气压及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  术措施 |
| 消防水泵接合器 | 检查接口及附件 |
| 喷头 | 外观检查 |
| 放水试验 | 检查系统启动、报警功能及出水情况 | 每季度一次 |
| 室外阀门井中进水管上的控制阀  门 | 检查开启状况 |
| 消防储水设备 | 修补缺损、重新油漆 | 每年一次 |
| 水源 | 测试供水能力 |
 
G.0.2 系统在定期检查和试验后宜按表 G.0.2 的要求填写维护管理记录。
 
表 G.0.2 系统维护管理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用单位 | |  | | | | |
| 防护区/保护对象 | |  | | | | |
| 检查类别(日检/周检/月  检/季检/年检) | |  | | | | |
| 检查日期 | 检查项目 | 检查、  试验内容 | 结果 | 存在问题及 处理情况 | 检查人  (签字) | 负责人  (签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 | | | |


注:1 检查项目栏内应根据系统选择的具体设备进行填写;
注:1 检查项目栏内应根据系统选择的具体设备进行填写;
公众号 CN00119 39


2 结果栏内填写合格、部分合格、不合格。
2 结果栏内填写合格、部分合格、不合格。


本规范用词说明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第1,830行: 第1,758行: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 ”或“应按??执行”。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 ”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 引用标准名录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焦雨桐
5,472

个编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