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火防盗安全系统技术要求T CANSI 33-2022: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任欣欣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任欣欣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船舶防火防盗安全系统技术要求T CANSI 33-2022}}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船舶防火防盗安全系统技术要求T CANSI 33-2022}}
== 标准状态 ==
== 标准状态 ==
<br>
<br>
第19行: 第18行: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 恒定湿热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 恒定湿热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 2423.10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倾斜和摇摆   
GB/T 2423.10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倾斜和摇摆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D22—2015  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GD22—2015  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第46行: 第52行:


a)火警盗警单元: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红外摄像头(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手报按钮、声光报警器、控制模块等组成;   
a)火警盗警单元: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红外摄像头(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手报按钮、声光报警器、控制模块等组成;   
b)定位通信单元:由数据传送单元(DTU)、收发天线、火警盗警单元、定位单元、通信单元、I/O处理单元、电源等组成。   
b)定位通信单元:由数据传送单元(DTU)、收发天线、火警盗警单元、定位单元、通信单元、I/O处理单元、电源等组成。   


第53行: 第60行:


a)应进行可靠有效的防腐蚀、防盐雾和防止海水进入(舱外设备)及水溅入(舱内设备)设备的“三防”处理;   
a)应进行可靠有效的防腐蚀、防盐雾和防止海水进入(舱外设备)及水溅入(舱内设备)设备的“三防”处理;   
b)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灌注物溢出等缺陷;   
b)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灌注物溢出等缺陷;   
c)文字符号及标志清晰、牢固。   
c)文字符号及标志清晰、牢固。   


第63行: 第72行:


a)传输速率的默认值:9600 比特每秒(bit/s);   
a)传输速率的默认值:9600 比特每秒(bit/s);   
b)起始位:1 比特(bit);   
b)起始位:1 比特(bit);   
c)数据位:8 比特(bit);   
c)数据位:8 比特(bit);   
d)停止位:1 比特(bit);   
 
d)停止位:1 比特(bit);  
   
e)校验位:无。   
e)校验位:无。   


第110行: 第123行:
5.1.1 安全系统的定位功能包括:   
5.1.1 安全系统的定位功能包括:   


a)能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或卫星确定船舶位置;   
a)能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或卫星确定船舶位置;  
   
b)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距离间隔或者时刻点,自动发送位置信息或位置信息包;   
b)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距离间隔或者时刻点,自动发送位置信息或位置信息包;   
c)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具有动态存储30 天内全部定位信息的功能。   
c)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具有动态存储30 天内全部定位信息的功能。   


5.1.2 安全系统的定位性能指标包括:
5.1.2 安全系统的定位性能指标包括:
a)频率范围:800 MHz~2100 MHz;
a)频率范围:800 MHz~2100 MHz;
b)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
b)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
c)天线轴比:不大于 3 db;
c)天线轴比:不大于 3 db;
d)水平覆盖角度:360°;
d)水平覆盖角度:360°;
e)输出驻波:不大于 1.3;
e)输出驻波:不大于 1.3;
f)网络:支持移动及卫星通信网络;
f)网络:支持移动及卫星通信网络;
g)增益:不小于 5 dBi;
g)增益:不小于 5 dBi;
h)阻抗:50 Ω;
h)阻抗:50 Ω;
i)接收灵敏度:优于-100 dBm;
i)接收灵敏度:优于-100 dBm;
j)首次定位时间:不大于 2 min;
j)首次定位时间:不大于 2 min;
k)重捕时间:不大于 1 s;
k)重捕时间:不大于 1 s;
l)定位误差:不大于 15 m;
l)定位误差:不大于 15 m;
m)测速范围:不小于 100 km/h;
m)测速范围:不小于 100 km/h;
n)测速精度:不大于 0.2 m/s;   
n)测速精度:不大于 0.2 m/s;   
o)数据输出更新率:不低于每秒一次。   
o)数据输出更新率:不低于每秒一次。   


第137行: 第166行:
5.2.2 天线的性能指标包括:   
5.2.2 天线的性能指标包括:   


a)频率范围:GSM and3/8、CDMA X 00 hz、CDMA VDO 00 Hz、WCDMA and1、TD-SCDMA and34/39、LTE FDD Band1/3、LTE TDD Band38/39/40/41;   
a)频率范围:GSM and3/8、CDMA X 00 hz、CDMA VDO 00 Hz、WCDMA and1、TD-SCDMA and34/39、LTE FDD Band1/3、LTE TDD Band38/39/40/41;  
   
b)驻波比:小于等于1.5;   
b)驻波比:小于等于1.5;   
c)增益:大于等于4 dBi;   
c)增益:大于等于4 dBi;   
d)阻抗:50Ω。   
d)阻抗:50Ω。   


5.2.3 数据传送模式要求包括:   
5.2.3 数据传送模式要求包括:   


a)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或卫星;
a)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或卫星;
b)主动发射时间间隔:不大于5 min;   
 
b)主动发射时间间隔:不大于5 min;  
   
c)信息内容应包括:船舶ID、经纬度、时间、故障告警(各组成部件分别显示传送)、火灾告警、盗警、正常运行等信息内容。   
c)信息内容应包括:船舶ID、经纬度、时间、故障告警(各组成部件分别显示传送)、火灾告警、盗警、正常运行等信息内容。   


第197行: 第231行:
== 6 环境适应性要求 ==
== 6 环境适应性要求 ==
    
    
=== 6.1 高温 ===  
=== 6.1 高温 ===  
   
   
任欣欣
1,639

个编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