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修订间差异

删除35字节 、​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焦雨桐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9,679行: 第9,679行:
29.4.21 地面及高架线区间、车站、车辆基地与停车场,以及 变电所周围,宜采取植树绿化等生态保护措施。
29.4.21 地面及高架线区间、车站、车辆基地与停车场,以及 变电所周围,宜采取植树绿化等生态保护措施。


附录A A型车限界图
== 附录A A型车限界图 ==


A.0.1 区间或过站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图A.0.1) 的坐标值,应按表A.0.1-1~ 表A.0.1-7 选取。
A.0.1 区间或过站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图A.0.1) 的坐标值,应按表A.0.1-1~ 表A.0.1-7 选取。
第10,185行: 第10,185行:
注:第0a'、la' 、2a' 、3a' 、 4a'点及Ob' 、1b' 、2b' 、3b' 、4b '点分别为隧道外两种 不同高度受电弓车辆限界坐标。
注:第0a'、la' 、2a' 、3a' 、 4a'点及Ob' 、1b' 、2b' 、3b' 、4b '点分别为隧道外两种 不同高度受电弓车辆限界坐标。


附录B B₁ 型车限界图
== 附录B B₁ 型车限界图 ==


B.0.1 区间或过站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 (图B.0.1) 的坐标值,应按表B.0.1-1~ 表B.0.1-7 选取。
B.0.1 区间或过站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 (图B.0.1) 的坐标值,应按表B.0.1-1~ 表B.0.1-7 选取。
第12,377行: 第12,377行:
|}
|}


附录C B₂ 型车限界图
== 附录C B₂ 型车限界图 ==


C.0.1 区间或过站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 (图C.0.1) 的坐标值,应按表C.0.1-1~ 表C.0.1-7 选取。
C.0.1 区间或过站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 (图C.0.1) 的坐标值,应按表C.0.1-1~ 表C.0.1-7 选取。
第12,677行: 第12,677行:
|}
|}


附 录D 圆曲线地段车辆限界和 设备限界计算方法
== 附 录D 圆曲线地段车辆限界和 设备限界计算方法 ==


D.0.1 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应在直线地段车辆限界或 设备限界基础上加宽和加高。
D.0.1 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应在直线地段车辆限界或 设备限界基础上加宽和加高。
第13,012行: 第13,012行:
△Z,=△ZQ (D.0.2-12) D.0.3 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各点坐标值应由相应的直 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各点坐标值加上△Y 。(△Y;) 和△Z。 (△Z;) 值后得到。
△Z,=△ZQ (D.0.2-12) D.0.3 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各点坐标值应由相应的直 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各点坐标值加上△Y 。(△Y;) 和△Z。 (△Z;) 值后得到。


附 录 E 缓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 建筑限界加宽计算
== 附 录 E 缓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 建筑限界加宽计算 ==


E.0.1 缓和曲线引起的几何加宽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E.0.1 缓和曲线引起的几何加宽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第13,068行: 第13,068行:
图E.0.5 缓和曲线段建筑限界加宽适用范围示意
图E.0.5 缓和曲线段建筑限界加宽适用范围示意


本规范用词说明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第13,088行: 第13,088行:
2 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 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 引用标准名录 ==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第13,279行: 第13,279行:


95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TB/T 2331
95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TB/T 2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 铁 设 计 规 范
GB 50157-2013


== 条 文 说 明 ==
== 条 文 说 明 ==
第13,296行: 第13,290行:
本版规范内容增加了当今地铁新引入的一些技术系统方面的 规定,章节组成由原23章增订为29章,原有章节中的许多条文 的内容也进行了扩充与深化。
本版规范内容增加了当今地铁新引入的一些技术系统方面的 规定,章节组成由原23章增订为29章,原有章节中的许多条文 的内容也进行了扩充与深化。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和高校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 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地铁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 节、条、款顺序编制了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但条文说明不 具有规范条文的效力。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 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寄至《地铁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 阜 成 门 北 大 街 5 号 , 邮 编 1 0 0 0 3 7 ; 电 子 邮 箱 :dtsjgf @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和高校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 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地铁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 节、条、款顺序编制了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但条文说明不 具有规范条文的效力。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 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寄至《地铁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 阜 成 门 北 大 街 5 号 , 邮 编 1 0 0 0 3 7 ; 电 子 邮 箱 :dtsjgf @126.com)。
 
126.com)。


目 次
目 次
焦雨桐
5,47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