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明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356行: | 第356行: | ||
5.4.3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宜按图5.4.3顺序安排。 | 5.4.3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宜按图5.4.3顺序安排。 | ||
[[文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5-2013_图5.4.3 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jpg]] | |||
图5.4.3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 | 图5.4.3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 | ||
5.4.4不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应按图5.4.4顺序安排。 | 5.4.4不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应按图5.4.4顺序安排。 | ||
[[文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5-2013_图5.4.4不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jpg]] | |||
图5.4.4不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 | 图5.4.4不可灭菌食品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 | ||
第1,109行: | 第1,109行: | ||
3.3.3缓冲室的设置在洁净厂房内比较普遍,如图1所示,如果从邻室A进入洁净室B,人顺着开门方向走进室内的瞬时,在入口处引起的风速在 $0 . 1 4 \mathrm { { m } / \mathrm { { s } \sim 0 . 2 \mathrm { { m } / \mathrm { { s } } } } }$ 以内,逆着开门方向时为 $0 . 0 8 \mathrm { m } / \mathrm { s } { \sim } 0 . 1 5 \mathrm { m } / \mathrm { s }$ 以内。只有在人进入室内,门开启的瞬间,气流速度有最大值。这一瞬间约为 $\mathrm { 2 s }$ 。虽然室内有正压,此时也不能阻止人进入带进污染。 | 3.3.3缓冲室的设置在洁净厂房内比较普遍,如图1所示,如果从邻室A进入洁净室B,人顺着开门方向走进室内的瞬时,在入口处引起的风速在 $0 . 1 4 \mathrm { { m } / \mathrm { { s } \sim 0 . 2 \mathrm { { m } / \mathrm { { s } } } } }$ 以内,逆着开门方向时为 $0 . 0 8 \mathrm { m } / \mathrm { s } { \sim } 0 . 1 5 \mathrm { m } / \mathrm { s }$ 以内。只有在人进入室内,门开启的瞬间,气流速度有最大值。这一瞬间约为 $\mathrm { 2 s }$ 。虽然室内有正压,此时也不能阻止人进入带进污染。 | ||
[[文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5-2013_图1 从邻室进入洁净室.jpg]] | |||
图1从邻室进入洁净室 | 图1从邻室进入洁净室 | ||
缓冲室就是为了防止进门时带进污染的设施。它位于两间洁净室之间。缓冲室可以有几个门,但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门开启,此门关好,才允许开别的门。如果仅仅如此,则属于气闸室,而缓冲室还必须送洁净风,使其洁净度达到将进入的洁净室所具有的级别,见图2。 | 缓冲室就是为了防止进门时带进污染的设施。它位于两间洁净室之间。缓冲室可以有几个门,但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门开启,此门关好,才允许开别的门。如果仅仅如此,则属于气闸室,而缓冲室还必须送洁净风,使其洁净度达到将进入的洁净室所具有的级别,见图2。 | ||
[[文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5-2013_图2 缓冲室门的启闭.jpg]] | |||
图2缓冲室门的启闭 | 图2缓冲室门的启闭 | ||
第1,557行: | 第1,557行: | ||
|} | |} | ||
[[文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5-2013_图3 操作设备所需的最小间距.jpg]] | |||
图3操作设备所需的最小间距 | 图3操作设备所需的最小间距 | ||
第1,602行: | 第1,602行: | ||
6.2.7、6.2.8本节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抗菌涂饰工程进行了规定,由于在食品工业用房内使用抗菌涂饰工程目前在国内外意见不太统一,担心抗菌产品会使食品中产生抗药性菌株,但对于湿度经常超过 $7 5 \%$ 或有蒸汽作业的房间或关键区域的抗菌防霉问题,目前仍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内表面抗菌有很多方法,如消毒,但本规范仅对使用抗菌涂料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当相对湿度达到 $80 \%$ 时,不论温度高低,基本上都要发霉,见图4,所以此时可涂防霉涂料。 | 6.2.7、6.2.8本节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抗菌涂饰工程进行了规定,由于在食品工业用房内使用抗菌涂饰工程目前在国内外意见不太统一,担心抗菌产品会使食品中产生抗药性菌株,但对于湿度经常超过 $7 5 \%$ 或有蒸汽作业的房间或关键区域的抗菌防霉问题,目前仍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内表面抗菌有很多方法,如消毒,但本规范仅对使用抗菌涂料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当相对湿度达到 $80 \%$ 时,不论温度高低,基本上都要发霉,见图4,所以此时可涂防霉涂料。 | ||
[[文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5-2013_图4 相对温度与霉菌的关系.jpg]] | |||
图4相对湿度与霉菌的关系 | 图4相对湿度与霉菌的关系 | ||
第1,645行: | 第1,645行: | ||
环境宜另设送风口。 | 环境宜另设送风口。 | ||
[[文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5-2013_图5 局部 级送风口面积与背景环境的关系.jpg]] | |||
图5局部I级送风口面积与背景环境的关系 | 图5局部I级送风口面积与背景环境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