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雨桐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729行: | 第729行: | ||
——为达到符合性要求而采用的任何特殊条件,例如电缆长度或类型,屏蔽或接地,或 EUT 运行 条件。 | ——为达到符合性要求而采用的任何特殊条件,例如电缆长度或类型,屏蔽或接地,或 EUT 运行 条件。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1(快速或慢速)阻尼振荡波波形(开路电压).jpeg]] | |||
图 1 (快速或慢速)阻尼振荡波波形(开路电压) | 图 1 (快速或慢速)阻尼振荡波波形(开路电压)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2 阻尼振荡波试验信号发生器原理电路图示例.jpeg]] | |||
说 明 : | 说 明 : | ||
第754行: | 第754行: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3使用接地参考平面的台式设备试验布置示例.jpeg]] | |||
第783行: | 第783行: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4 使用接地参考平面的落地式设备试验布置示例.jpeg]] | |||
说 明 : | 说 明 : | ||
第848行: | 第810行: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5 单相交直流电源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jpeg]] | |||
图 5 单相交/直流电源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图 5 单相交/直流电源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6三交流电源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jpeg]] | |||
图 6 三相交流电源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图 6 三相交流电源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7单线路输入输出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jpeg]] | |||
对于某些应用,0.5 μF 或 者 3 3 nF 的耦合电容器应用其他耦合装置替换,例如:防雷器或钳位电路。 CDN 去耦部分 为大于1 . 5 mH 的电感(对于慢速阻尼振荡波试验)或大于100μH 的电感(对于快速阻尼振荡波试验)。 | 对于某些应用,0.5 μF 或 者 3 3 nF 的耦合电容器应用其他耦合装置替换,例如:防雷器或钳位电路。 CDN 去耦部分 为大于1 . 5 mH 的电感(对于慢速阻尼振荡波试验)或大于100μH 的电感(对于快速阻尼振荡波试验)。 | ||
第984行: | 第827行: | ||
图 7 单线路输入/输出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图 7 单线路输入/输出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8有公用回路电路组输入输出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jpeg]] | |||
对于某些应用,0.5 μF 或者33 nF 的耦合电容器应用其他耦合装置来替换,例如:防雷器或钳位电路。 CDN 去耦部 分为大于1.5 mH 的电感(对于慢速阻尼振荡波试验)或大于100μH 的电感(对于快速阻尼振荡波试验)。 | 对于某些应用,0.5 μF 或者33 nF 的耦合电容器应用其他耦合装置来替换,例如:防雷器或钳位电路。 CDN 去耦部 分为大于1.5 mH 的电感(对于慢速阻尼振荡波试验)或大于100μH 的电感(对于快速阻尼振荡波试验)。 | ||
第1,052行: | 第835行: | ||
图 8 有公用回路电路组输入/输出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图 8 有公用回路电路组输入/输出端口线对地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9 单相交直流电源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jpeg]] | |||
注1:在耦合部分,用一根连线把一个电容器直接将信号发生器和其他连线连接是足够的。 | |||
注2:对于快速阻尼振荡波试验,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和耦合器的输入是同轴型的。 | |||
图 9 单相交/直流电源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图 9 单相交/直流电源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10三相交流电源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jpeg]] | |||
图 1 0 三相交流电源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图 1 0 三相交流电源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11上单线路输入输出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jpeg]] | |||
对于某些应用,0 . 5 μF 或 者 3 3 nF 的 耦 合 电 容 器 应 被 其 他 耦 合 装 置 替 换 , 例 如 : 防 雷 器 或 钳 位 电 路 。CDN 去 耦 部 分 为大于1.5 mH 的电感(对于慢速阻尼振荡波试验)或大于100μH 的电感(对于快速阻尼振荡波试验)。 | 对于某些应用,0 . 5 μF 或 者 3 3 nF 的 耦 合 电 容 器 应 被 其 他 耦 合 装 置 替 换 , 例 如 : 防 雷 器 或 钳 位 电 路 。CDN 去 耦 部 分 为大于1.5 mH 的电感(对于慢速阻尼振荡波试验)或大于100μH 的电感(对于快速阻尼振荡波试验)。 | ||
第1,208行: | 第857行: | ||
图 1 1 单线路输入/输出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图 1 1 单线路输入/输出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12有公用回路的电路组输入输出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jpeg]] | |||
对于某些应用,0 . 5 μF 或 者 3 3 nF 的 耦 合 电 容 器 应 被 其 他 耦 合 装 置 替 换 , 例 如 : 防 雷 器 或 钳 位 电 路 。CDN 去 耦 部 分 | 对于某些应用,0 . 5 μF 或 者 3 3 nF 的 耦 合 电 容 器 应 被 其 他 耦 合 装 置 替 换 , 例 如 : 防 雷 器 或 钳 位 电 路 。CDN 去 耦 部 分 | ||
第1,300行: | 第867行: | ||
图12 有公用回路的电路组输入/输出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图12 有公用回路的电路组输入/输出端口线对线试验布置 | ||
[[文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18-2016_图13 有高速工作信号通信端口系统的试验布置(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地).jpg]] | |||
图13 有高速工作信号通信端口系统的试验布置(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地) | 图13 有高速工作信号通信端口系统的试验布置(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地) | ||
附 录 A | == 附 录 A == | ||
(资料性附录) | (资料性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