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雨桐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54行: | 第54行: | ||
表3.0.1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的最低耐火等级 | 表3.0.1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的最低耐火等级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火灾 危险性分类 | |||
! 最低 耐火等级 | |||
! 白酒厂、 食用酒精厂 | |||
! 葡萄酒厂、 白兰地酒厂 | |||
! 黄酒厂 | |||
! 啤酒厂 | |||
! 其他 建(构)筑物 | |||
|- | |||
| 甲 | |||
| 二级 | |||
| 液态法酿 酒车间、酒精 蒸馏塔、勾兑 车间、灌装车 间、酒泵房;<br />酒精度大于或者等于38度的白酒库、人 工洞白酒库、<br />食用酒精库, 白酒储罐区、 食用酒精储罐区 | |||
| 白兰地蒸 馏车间、白兰 地勾兑车间、 <br />白兰地酒泵 房;白兰地陈 酿库 | |||
| 采用糟 烧白酒、 高粱酒等代替酿造用水的发 酵车间 | |||
| - | |||
| 燃气调压站、乙炔间 | |||
|- | |||
| 乙 | |||
| 二级 | |||
| 粮食筒仓的工作塔、制 酒原料粉碎车间制曲原料粉碎车间 | |||
| 白兰地灌 装车间、葡萄 酒灌装车间、 葡萄酒酒泵 房;<br />葡萄酒陈 酿库、葡萄酒 储罐区 | |||
| 粮食筒 仓的工作 塔、制曲 原料粉碎 车间、<br />压榨车间、 煎酒车 间、灌装 车间;储 罐区 | |||
| 粮食筒仓的工作 塔、大麦清选车间、<br />麦芽 粉碎车间 | |||
| 氨压缩 机房 | |||
|} | |||
续表3.0.1 | 续表3.0.1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火灾 危险性分类 | |||
! 最低 耐火等级 | |||
! 白酒厂、 食用酒精厂 | |||
! 葡萄酒厂、 白兰地酒厂 | |||
! 黄酒厂 | |||
! 啤酒厂 | |||
! 其他建(构)筑物 | |||
|- | |||
| 丙 | |||
| 二级 | |||
| 固态制曲车间、包装车间;<br />成品库、粮食仓库 | |||
| 白兰地包装车间 <br />白兰地成品库 | |||
| 原料筛选车间 <br />制曲车间 <br />粮食库 | |||
| 粮食仓库 | |||
| 自备发电机房 <br />包装材料库 塑料瓶库 | |||
|- | |||
| 丁 | |||
| 三级 | |||
| 蒸煮、糖化、发酵车间 固态法、半固态法酿酒车间 <br />制酒母车间 液态制曲车间 酒糟利用车间 | |||
| 原料分选、破碎除梗、浸提压榨车间 <br />发酵车间 SO2 储瓶间 <br />葡萄酒包装车间 <br />原料库房、葡萄酒成品库 | |||
| 制酒母车间 <br />原料浸渍、蒸煮车间 <br />发酵车间 包装车间 <br />酒糟利用车间 <br />陶坛等陶制容器酒库 <br />成品库 | |||
| 大麦浸渍车间 发芽车间 <br />发酵车间 麦芽干燥车间 <br />原料糖化、糖化过滤、煮沸、冷却车间 <br />灌装、包装车间 成品库 | |||
| 排水、污水泵房 <br />空气压缩机房 洗瓶车间 <br />机修车间 仪表、电修车间 <br />玻璃瓶库 陶瓷瓶库 | |||
|} | |||
注:1采用增湿粉碎、湿法粉碎的原料粉碎车间,其火灾危险性可划分为丁类;采3 用密闭型粉碎设备的原料粉碎车间,其火灾危险性可划分为丙类。2黄酒厂采用黄酒糟生产白酒时,其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应按白酒厂的要求确定。 | 注:1采用增湿粉碎、湿法粉碎的原料粉碎车间,其火灾危险性可划分为丁类;采3 用密闭型粉碎设备的原料粉碎车间,其火灾危险性可划分为丙类。2黄酒厂采用黄酒糟生产白酒时,其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应按白酒厂的要求确定。 | ||
第91行: | 第141行: | ||
4.1.7白酒、白兰地灌装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 4.1.7白酒、白兰地灌装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 ||
1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 1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勾兑车间、洗瓶车间、包装车间隔开。 | ||
2每条生产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 | 2每条生产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 3m 的通道。 | ||
3每条生产线设置的成品酒灌装罐,其容量不应大于 | 3每条生产线设置的成品酒灌装罐,其容量不应大于 3m³ | ||
4当每条生产线的成品酒灌装罐的单罐容量大于3m³但小于或等于 20m³,且总容量小于或等于 100m³ 时,其灌装罐可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层靠外墙部位,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 1.50h 的楼板与灌装车间、勾兑车间、包装车间、洗瓶车间等隔开,且设置灌装罐的部位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 |||
5当每条生产线的成品酒灌装罐的单罐容量大于20m³或者总容量大于 100m³ 时,其灌装罐应在建筑物外独立设置。 | |||
4.1.8当白酒勾兑车间与其酒库、白兰地勾兑车间与其陈酿库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勾兑车间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靠外墙部位,并应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防火墙上不得开设任何门窗洞口。 | 4.1.8当白酒勾兑车间与其酒库、白兰地勾兑车间与其陈酿库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勾兑车间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靠外墙部位,并应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防火墙上不得开设任何门窗洞口。 | ||
第135行: | 第185行: | ||
=== 4.2 防 火 间 距 === | === 4.2 防 火 间 距 === | ||
4.2.1 | 4.2.1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道路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 | ||
表4.2.1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物、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道路等之间的防火间距(m) | |||
表4.2.1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第747行: | 第793行: | ||
4 保护面积应按每个独立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确定。 | 4 保护面积应按每个独立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确定。 | ||
7.2.7 | 7.2.7 泡沫灭火系统必须选用抗溶性泡沫液,固定顶、浮顶白酒储罐、食用酒精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系统设计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的有关规定。 | ||
7.2.8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或白酒储罐区、食用酒精储罐区的固 定式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手动操作不能保证5min 内将泡沫送入着 火罐时,泡沫混合液管道控制阀应能远程控制开启。 | 7.2.8 白酒库、食用酒精库或白酒储罐区、食用酒精储罐区的固 定式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手动操作不能保证5min 内将泡沫送入着 火罐时,泡沫混合液管道控制阀应能远程控制开启。 | ||
第921行: | 第965行: | ||
9.3.9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酒厂应设消防 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宜独立设置或与其他控制室、值班室组合设 置。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的有关规定。 | 9.3.9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酒厂应设消防 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宜独立设置或与其他控制室、值班室组合设 置。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的有关规定。 |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 ||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 ||
第941行: | 第985行: | ||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 ||
引用标准名录 | == 引用标准名录 == | ||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 ||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 |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 |||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 | |||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 |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 | ||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3 |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3 |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 | |||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 |||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 | |||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8163 | |||
== 条 文 说 明 == | == 条 文 说 明 == | ||
第1,067行: | 第1,117行: | ||
| 指标 (℃) | | 指标 (℃) | ||
| 危险 性水 平 | | 危险 性水 平 | ||
| 指标(℃) | | 指标(℃)³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rowspan="2" | 1 | | rowspan="2" | 1 | ||
第1,074行: | 第1,124行: | ||
| IA | | IA | ||
| 4 | | 4 | ||
| | | T<sub>b</sub><38; T<sub>f</sub><23 | ||
| rowspan="2" | I | | rowspan="2" | I | ||
| rowspan="2" | IBP≤35 | | rowspan="2" | IBP≤35 | ||
| rowspan="2" | 极易 燃的 | | rowspan="2" | 极易 燃的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T<sub>f</sub>≤ - 7或 T<sub>b</sub>≤35; T<sub>f</sub>≤61 | ||
|- | |- | ||
| IB | | IB | ||
| 3 | | 3 | ||
| | | T<sub>b</sub>≥38; T<sub>f</sub><23 | ||
|- | |-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2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IBP>35;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IBP>35; T<sub>f</sub><23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非常易 燃的液 体或 蒸气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非常易 燃的液 体或 蒸气 | ||
| IC | | IC | ||
| 3 | | 3 | ||
| 23≤T | | 23≤T<sub>f</sub><38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Ⅱ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Ⅱ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IBP>35;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IBP>35; T<sub>f</sub><23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易燃 的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易燃 的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rowspan="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T<sub>b</sub>>35; T<sub>f</sub> ≤61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Ⅱ | | Ⅱ | ||
| 2 | | 2 | ||
| 38≤T | | 38≤T<sub>f</sub><60 | ||
|} | |} | ||
第1,114行: | 第1,164行: | ||
| 分级 | | 分级 | ||
| 危险 性评 价 | | 危险 性评 价 | ||
| 指标 (℃) | | 指标 (℃)² | ||
| 级 | | 级 | ||
| 指标 (℃) | | 指标 (℃) | ||
第1,121行: | 第1,171行: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rowspan="2" | 3 | | rowspan="2" | 3 | ||
| rowspan="2" | IBP>35; | | rowspan="2" | IBP>35; 23≤T<sub>f</sub>≤60 | ||
| rowspan="2" | 易燃的 液体或 蒸气 | | rowspan="2" | 易燃的 液体或 蒸气 | ||
| ⅢA | | ⅢA | ||
| 2 | | 2 | ||
| | | 60≤Tf<93 | ||
| rowspan="2" | Ⅲ | | rowspan="2" | Ⅲ | ||
| rowspan="2" | IBP>35; 23≤T | | rowspan="2" | IBP>35; 23≤T<sub>f</sub> ≤61 | ||
| rowspan="2" | 燃烧 的 | | rowspan="2" | 燃烧 的 | ||
| rowspan="2" | 61<T | | rowspan="2" | 61<T<sub>f</sub> <93 | ||
|- | |- | ||
| ⅢB | | ⅢB | ||
第1,136行: | 第1,186行: | ||
|- |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4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4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60<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60<T<sub>f</sub> ≤93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可燃 液体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可燃 液体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0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0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0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0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5min后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5min后 T<sub>ig</sub>>816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 ||
第1,147行: | 第1,197行: | ||
|} | |} | ||
注:1 IBP:起始沸点;T:沸点;T: | 注:1 IBP:起始沸点;T<sub>b</sub>:沸点;T<sub>f</sub>:闭杯闪点;T<sub>ig</sub>:着火温度。 | ||
2 对于单组分液体,蒸气压力等于101.33kPa(1 个标准大气压)时的温度。 对于没有固定沸点的混合物,根据ASTME 86,蒸馏20%时作为沸点。 | 2 对于单组分液体,蒸气压力等于101.33kPa(1 个标准大气压)时的温度。 对于没有固定沸点的混合物,根据ASTME 86,蒸馏20%时作为沸点。 | ||
第1,319行: | 第1,369行: | ||
5.0.5 本条规定了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原料气流输送设备的 设置要求。 | 5.0.5 本条规定了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原料气流输送设备的 设置要求。 | ||
气流输送的设备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旋转加料器、除尘设备 和风机等,常采用的气流输送类型有真空输送和压力输送两种。 | 气流输送的设备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旋转加料器、除尘设备 和风机等,常采用的气流输送类型有真空输送和压力输送两种。 真空输送是将空气和物料吸入输料管中,在负压下进行输送,然后将物料分离出来,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空气,经除尘后由风机排出。这种输送方式的特点是能从多个不同的地点向一指定地点送料,不需要加料器,卸料器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由于物料在负压状态下工作,因此能消除输送系统粉尘飞扬的现象。压力输送是靠鼓风机输出的气体将物料送到规定的地方,整个系统处于正压状态。在原料进料处应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加料器,防止物料反吹。 如将真空输送与压力输送结合起来使用,就组成了真空压力输送 系统。 | ||
如需从多个不同的进料点向一个卸料点输送原料时,采用真 空输送系统较为合适;如需从一个进料点向多个不同的卸料点输 送原料时,可采用压力输送系统。 | 如需从多个不同的进料点向一个卸料点输送原料时,采用真 空输送系统较为合适;如需从一个进料点向多个不同的卸料点输 送原料时,可采用压力输送系统。 | ||
第1,430行: | 第1,480行: | ||
6.1.6 金属储罐布置在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时,如按照储罐区 的要求确定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难以实现,也不符合酒厂实际情 况。因此,综合考虑室内储罐的扑救难度,在限制储罐容量、采取 成组布置以及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或泡沫灭火 系统和设置消防冷却水系统时,本条对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的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作了适当放宽。 | 6.1.6 金属储罐布置在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时,如按照储罐区 的要求确定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难以实现,也不符合酒厂实际情 况。因此,综合考虑室内储罐的扑救难度,在限制储罐容量、采取 成组布置以及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或泡沫灭火 系统和设置消防冷却水系统时,本条对白酒库、食用酒精库内的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作了适当放宽。 | ||
6.1.7 本条规定了白酒库内分组存放、设置不燃烧体隔堤的要 求。1987年5月8日,贵州某酒厂酒库因酒泵电机不防爆引发火 灾,452个陶坛在高温和直流水枪的冲击下四分五裂,189t白酒四 处流淌,构成一个失控的立体火场。1989年8月18日,贵州某酒 厂因酒泵电机不防爆引发火灾,1241个陶坛在高温下相继爆裂, 350t白酒汇成一条燃烧的酒溪,烧毁流域内的农作物,流入100m 以外的玉溪河,在河面上构成约40m² 的火场。因此白酒库内因 工艺需要采用陶坛、酒海、酒篓、酒箱、储酒池等作为白酒储存容器 时,要分组存放,组与组之间设置不燃烧体隔堤,以控制流淌火灾。 | |||
为防止地震时陶坛等陶制容器相互碰撞破裂、导致酒液外溢 事故,本条规定陶坛等陶制容器应采取防震防撞措施。如某酒厂 将陶坛放在竹筐内,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保护作用。地震时,单个酒 坛摇晃剧烈,如将多个酒坛相互连接固定,可以大大提高稳定性。 | |||
6.1.8 本条规定了人工洞白酒库的设置要求。泸州老窖酒厂、郎 酒厂等名酒厂都有规模不小的洞库,用陶坛等陶制容器储存优质 原酒。陶坛等陶制容器洞库的防火设计,需要结合传统工艺和安 全生产综合考虑。 | |||
1 将具备疏散救援功能的巷道与储存白酒的洞室分隔开,形 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可以有效控制火灾蔓延,有利于人员逃生和扑 救工作的开展。但巷道不应用于储存、加工、分装等生产作业。 | |||
2 洞室的面积在500m² 以下,一个洞室内陶坛等陶制容器 储存的总储量在400m³ 左右,控制洞室的面积可以有效控制酒储 量,进而控制火灾风险。 | |||
3 规定了巷道和洞室安全疏散的设置要求。人工洞常常设 置在山体内,距山体地表的垂直距离数十米以上,设置楼梯间较为 困难,疏散条件较地下室更差。但洞室内平时极少有人员停留,考 虑将巷道作为疏散主通道,使洞室内的人到达巷道基本就能安全 地疏散到洞外,因此对巷道的净宽净高、相邻洞室通向巷道的出口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等作出规定。 | |||
4 | 4 本条对洞室相通时提出了比较严格的防火分隔规定,以利火灾控制和人员疏散。 | ||
5 由于酒窖内空气含酯、含酸成分重,微生物繁多,特别对洞 库内设置的防火门提出防锈、防腐的要求。人工洞内防火门起着 重要的防火分隔作用,因此强调其关闭功能。在无火警时,防火门 应开启,以利洞内通风;若库内一旦发生火情,则需迅速关闭防火 门 。 | 5 由于酒窖内空气含酯、含酸成分重,微生物繁多,特别对洞 库内设置的防火门提出防锈、防腐的要求。人工洞内防火门起着 重要的防火分隔作用,因此强调其关闭功能。在无火警时,防火门 应开启,以利洞内通风;若库内一旦发生火情,则需迅速关闭防火 门 。 | ||
6 | 6 规定了巷道地面的坡度要求,使消防废水能够及时排出洞外。 | ||
6.1.9 本条规定了人工洞白酒库陶坛等陶制容器的存放要求,明 确规定了分区、分组的储量、分区间的隔堤和分组间的防火间距。 | 6.1.9 本条规定了人工洞白酒库陶坛等陶制容器的存放要求,明 确规定了分区、分组的储量、分区间的隔堤和分组间的防火间距。 | ||
第1,446行: | 第1,507行: | ||
6.1.12 由于酒库火灾荷载大,火灾温度高,火灾持续时间长,多 层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外墙上的窗户上方设置防火 挑檐,能阻隔火焰及高温气流侵入上层库内,防止火灾竖向蔓延构 成立体火灾。 | 6.1.12 由于酒库火灾荷载大,火灾温度高,火灾持续时间长,多 层白酒库、食用酒精库、白兰地陈酿库外墙上的窗户上方设置防火 挑檐,能阻隔火焰及高温气流侵入上层库内,防止火灾竖向蔓延构 成立体火灾。 | ||
6.1.13 | 6.1.13 设置事故排酒口及阀门可及时排出泄漏酒液,降低火灾风险 | ||
6.1.14 本条对白酒库、人工洞白酒库不燃烧隔堤的设置提出基 本要求,规定隔堤的高度、厚度均不应小于0.2m, 既能将泄漏酒液 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又方便操作人员通行。 | 6.1.14 本条对白酒库、人工洞白酒库不燃烧隔堤的设置提出基 本要求,规定隔堤的高度、厚度均不应小于0.2m, 既能将泄漏酒液 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又方便操作人员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