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欣欣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47行: | 第47行: | ||
== 第二章 主要技术参数及特性 == | == 第二章 主要技术参数及特性 == | ||
· 主电电源:额定电压AC220V(+10%,-15%,50Hz),最大工作电流:3A | |||
· 备电电源:额定电压AC220V(+10%,-15%,50Hz),最大工作电流:3A | |||
· 功放额定输出电压:120V(定压方式) | |||
· 功放额定输出功率:240W | |||
· 系统最大分区数:2分区 | |||
· 频率响应范围:80Hz-8KHz | |||
· 总谐波失真:≤5% | |||
· 信噪比:≥70dB | |||
· 总线长度:最大1200M(RVS2×1.5双绞线,回路电阻小于40欧姆) | |||
· 液晶规格:LCD 128*64 液晶屏; | |||
· 温度:0℃~+40℃; | |||
· 相对湿度:≤95%(无凝露); | |||
· 安装方式:壁挂式; | |||
· 执行标准:GB 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及第1号修改单 | |||
第89行: | 第89行: | ||
图 3-2 | 图 3-2 | ||
上图说明: | 上图说明: | ||
1:GRT-GB1311-PAM 电源功放板 2: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机箱 3:接地标识 4:GRT-GB1311-MCU MCU板 5:GRT-GB1311-AUD 音源控制板 6:GRT-GB1311-MIO 麦克风接口板 7:风扇 8:音频变压器 9:监听扬声器 10:产品标签 | 1:GRT-GB1311-PAM 电源功放板 2: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机箱 3:接地标识 4:GRT-GB1311-MCU MCU板 5:GRT-GB1311-AUD 音源控制板 6:GRT-GB1311-MIO 麦克风接口板 7:风扇 8:音频变压器 9:监听扬声器 10:产品标签 | ||
第99行: | 第101行: | ||
图 3-3 说明: | 图 3-3 说明: | ||
1:手持话筒2:手持话筒插孔 3:液晶屏4:手动控制插口 5:指示灯区 6:手持电话插孔 7:按键区 8:监听扬声器 | 1:手持话筒2:手持话筒插孔 3:液晶屏4:手动控制插口 5:指示灯区 6:手持电话插孔 7:按键区 8:监听扬声器 | ||
第132行: | 第135行: | ||
按键说明: | 按键说明: | ||
应急广播控制器面板上有 6 个常用功能键、9 个特殊功能键; | 应急广播控制器面板上有 6 个常用功能键、9 个特殊功能键; | ||
第158行: | 第162行: | ||
=== 3.2 工作原理 === | === 3.2 工作原理 === | ||
3.2.1 | ==== 3.2.1 系统原理框图 ==== | ||
如图 3-4 所示; | |||
图 3-4 | 图 3-4 | ||
第289行: | 第295行: | ||
1) 当系统发出故障报警声时,按“消音”键可以消除报警音响,点亮消音指示灯,当有新的故障报警时,系统应能再次发出故障报警音响,熄灭消音指示灯; | 1) 当系统发出故障报警声时,按“消音”键可以消除报警音响,点亮消音指示灯,当有新的故障报警时,系统应能再次发出故障报警音响,熄灭消音指示灯; | ||
2) 当系统播放背景音乐或非MIC应急广播时,按“消音”键关闭监听扬声器,点亮消音指示灯,再按消音键恢复监听扬声器声音输出,熄灭消音指示灯。 | 2) 当系统播放背景音乐或非MIC应急广播时,按“消音”键关闭监听扬声器,点亮消音指示灯,再按消音键恢复监听扬声器声音输出,熄灭消音指示灯。 | ||
14. U盘应急广播音频文件导入功能; | 14. U盘应急广播音频文件导入功能; | ||
15. 功放过热过载故障报警功能; | 15. 功放过热过载故障报警功能; | ||
== 第四章安装和调试 == | == 第四章安装和调试 == | ||
=== 4.1 检查 === | === 4.1 检查 === | ||
==== 4.1.1 开箱检查 ==== | ==== 4.1.1 开箱检查 ==== | ||
第327行: | 第338行: | ||
==== 4.1.4 线路检查 ==== | ==== 4.1.4 线路检查 ==== | ||
线路绝缘检测:设备安装前应对所有与设备连接的线路进行绝缘测试,线间、线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 |||
=== 4.2 安装 === | === 4.2 安装 === | ||
4.2.1 安装方法 | |||
==== 4.2.1 安装方法 ==== | |||
将箱体用2个M6的膨胀螺栓固定在牢固的墙壁上,膨胀螺栓的水平间距为240mm。设备底部距离地面高度宜为1.2m~1.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安装尺寸图见第三章3.1.1小节图3.1。 | 将箱体用2个M6的膨胀螺栓固定在牢固的墙壁上,膨胀螺栓的水平间距为240mm。设备底部距离地面高度宜为1.2m~1.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安装尺寸图见第三章3.1.1小节图3.1。 | ||
4.2.2 接线方法 | ==== 4.2.2 接线方法 ==== | ||
主备电AC220V电源线分别接入电源功放板主电L、N、G和备电的L、N、G,注意:主备电的L/N/PE线序必须要一一对应;MCU板分区1-、分区1+和分区2-、分区2+ | |||
主备电AC220V电源线分别接入电源功放板主电L、N、G和备电的L、N、G,注意:主备电的L/N/PE线序必须要一一对应;MCU板分区1-、分区1+和分区2-、分区2+接现场广播扬声器,注意:分区1与分区2不能并联使用;控制中心广播音频干线接入120V定压输入端子;CANH、CANL分别与联动控制器的CAN总线H和L端子连接,具体如图4-1所示。 | |||
图4-1接线示意图 | 图4-1接线示意图 | ||
4.2.3 布线要求 | |||
==== 4.2.3 布线要求 ==== | |||
1)交流220V电源线(L、N、 )宜选用截面积≥0.75mm²,电压等级不低于450V/750V的阻燃或耐火铜芯绝缘导线或三芯铜芯绝缘电缆。 | 1)交流220V电源线(L、N、 )宜选用截面积≥0.75mm²,电压等级不低于450V/750V的阻燃或耐火铜芯绝缘导线或三芯铜芯绝缘电缆。 | ||
2)广播总线宜选用截面积≥1.5mm²,电压等级不低于450V/750V的阻燃或耐火铜芯双绞线,单独穿金属管或可挠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或者封闭式线槽中,严禁与其他传输系统线路或者消防系统中的信号线、电源线、启泵回答线、直启线等穿入同一管中敷设。 | 2)广播总线宜选用截面积≥1.5mm²,电压等级不低于450V/750V的阻燃或耐火铜芯双绞线,单独穿金属管或可挠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或者封闭式线槽中,严禁与其他传输系统线路或者消防系统中的信号线、电源线、启泵回答线、直启线等穿入同一管中敷设。 | ||
3)机壳保护地线宜用4mm²的铜导线,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当采用综合接地模式时,接地电阻应小于小于1Ω。 | 3)机壳保护地线宜用4mm²的铜导线,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当采用综合接地模式时,接地电阻应小于小于1Ω。 | ||
4)线性输入连接线宜选用阻燃RCA线。 | 4)线性输入连接线宜选用阻燃RCA线。 | ||
4.3 调试 | |||
4.3.1 调试前准备 | === 4.3 调试 === | ||
==== 4.3.1 调试前准备 ==== | |||
1)在对设备检查完毕后,如各项检查均符合要求,则对现场进行接线处理。 | 1)在对设备检查完毕后,如各项检查均符合要求,则对现场进行接线处理。 | ||
2)当接线完成后,经过仔细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开机调试,出现异常情况可参照第六章故障分析与排除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 2)当接线完成后,经过仔细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开机调试,出现异常情况可参照第六章故障分析与排除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 ||
4.3.2 系统设置 | |||
==== 4.3.2 系统设置 ==== | |||
通过主菜单中“系统设置”下的“广播盘配置”菜单对扬声器进行注册,具体操作方法与界面参照5.4.6小节中相关内容。 | 通过主菜单中“系统设置”下的“广播盘配置”菜单对扬声器进行注册,具体操作方法与界面参照5.4.6小节中相关内容。 | ||
4.3.3 应急广播音源设置和启动 | |||
==== 4.3.3 应急广播音源设置和启动 ==== | |||
通过主菜单中“系统设置”下的“应急音源设置”菜单中对应急广播进行设置默认的应急广播音源,具体的操作方式与界面参照 5.4.2(应急音源设置)小节中相关内容。 | 通过主菜单中“系统设置”下的“应急音源设置”菜单中对应急广播进行设置默认的应急广播音源,具体的操作方式与界面参照 5.4.2(应急音源设置)小节中相关内容。 | ||
手动按下面板上的“应急”按键,启动应急广播,应急指示灯亮,扬声器播放应急音频,表明应急广播功能正常。按“复位”键复位应急广播控制器,进入正常监视状态。 | 手动按下面板上的“应急”按键,启动应急广播,应急指示灯亮,扬声器播放应急音频,表明应急广播功能正常。按“复位”键复位应急广播控制器,进入正常监视状态。 | ||
第五章使用和操作 | == 第五章使用和操作 == | ||
5.1 菜单项功能及操作 | |||
=== 5.1 菜单项功能及操作 === | |||
当系统正常时,设备进入监视状态主界面,如图5-1所示。 | 当系统正常时,设备进入监视状态主界面,如图5-1所示。 | ||
图5-1 | 图5-1 | ||
主界面说明:显示当前系统的年月日时分秒。 | |||
主菜单:主菜单包含“音乐”、“录音”、“系统设置”、“数据交互”这4项子菜单。如图5-2所示。 | |||
图5-2 | 图5-2 | ||
操作说明:在监视界面下,轻按“菜单”键即可进入主菜单。 | 操作说明:在监视界面下,轻按“菜单”键即可进入主菜单。 | ||
5.2 音乐菜单 | |||
=== 5.2 音乐菜单 === | |||
音乐菜单包括“内存目录”、“U盘目录”、“录音目录”、“音频输入”共4个子菜单,在播放USB音乐时,不要随意插拔U 盘。必须先退出音乐播放,再进行此操作。以免导致USB内文件丢失,甚至U盘损坏。其界面如图5-3所示 | 音乐菜单包括“内存目录”、“U盘目录”、“录音目录”、“音频输入”共4个子菜单,在播放USB音乐时,不要随意插拔U 盘。必须先退出音乐播放,再进行此操作。以免导致USB内文件丢失,甚至U盘损坏。其界面如图5-3所示 | ||
图5-3 | 图5-3 | ||
操作说明: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音乐”,然后按“确认”键即可进入音乐菜单。(备注:当没有U盘插入时,子菜单中没有“U盘目录”)轻按“菜单”键从当前菜单退出到上一级菜单。 | 操作说明: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音乐”,然后按“确认”键即可进入音乐菜单。(备注:当没有U盘插入时,子菜单中没有“U盘目录”)轻按“菜单”键从当前菜单退出到上一级菜单。 | ||
5.2.1 内存目录 | ==== 5.2.1 内存目录 ==== | ||
内存目录包括“ROOT”、“RECORD”、共 2 个子目录,其中“ROOT”为系统自带目录,为空目录,不存在任何信息,如图 5-4 所示 | 内存目录包括“ROOT”、“RECORD”、共 2 个子目录,其中“ROOT”为系统自带目录,为空目录,不存在任何信息,如图 5-4 所示 | ||
图5-4 | 图5-4 |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内存目录”,按“确认”键即可进入“内存目录”界面。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内存目录”,按“确认”键即可进入“内存目录”界面。 | ||
1)RECORD | 1)RECORD | ||
此文件主要存放录音音源,如图5-5所示 | 此文件主要存放录音音源,如图5-5所示 | ||
图5-5 | 图5-5 | ||
操作说明:在“内存目录”界面下,按“↑”、“↓”键移动到“RECORD”,按“确认”键,然后再按“↑”、“↓”键移动到“MUSIC”,再按“确认”键,即可查看录音音源。如需播放录音音源,再按“↑”、“↓”键移动到需要播放的报警音源,按“确认”键即可播放录音音源。 | 操作说明:在“内存目录”界面下,按“↑”、“↓”键移动到“RECORD”,按“确认”键,然后再按“↑”、“↓”键移动到“MUSIC”,再按“确认”键,即可查看录音音源。如需播放录音音源,再按“↑”、“↓”键移动到需要播放的报警音源,按“确认”键即可播放录音音源。 | ||
5.2.2 U 盘目录 | ==== 5.2.2 U 盘目录 ==== | ||
从U盘中播放音频文件,如图5-6所示 | 从U盘中播放音频文件,如图5-6所示 | ||
图5-6 | 图5-6 |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U盘目录”,按“确认”键,再按“↑”、“↓”键移动到需要播放的音源,再按“确认”键即可播放音乐。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U盘目录”,按“确认”键,再按“↑”、“↓”键移动到需要播放的音源,再按“确认”键即可播放音乐。 | ||
5.2.3 录音目录 | |||
==== 5.2.3 录音目录 ==== | |||
录音界面主要是存储MIC应急广播时指挥疏散操作语音和预录应急广播的录音。如图5-7所示。 | 录音界面主要是存储MIC应急广播时指挥疏散操作语音和预录应急广播的录音。如图5-7所示。 | ||
图5-7 | 图5-7 |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录音目录”,按“确认”键,再按“↑”、“↓”键移动到需要播放的录音音源,再按“确认”键即可播放录音音源。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录音目录”,按“确认”键,再按“↑”、“↓”键移动到需要播放的录音音源,再按“确认”键即可播放录音音源。 | ||
5.2.4 音频输入 | ==== 5.2.4 音频输入 ==== | ||
音频输入分为 LINE1 和 LINE2 两种音频输入,根据现场需要,机箱内部接线接 line1 端子还是 LINE2 端子,如果内部是接 LINE1 端子,MCU 板的定压 120 输入端子接外部 120V 的音频信号,如果内部是接 LINE2 端子,MCU 板的莲花插座用音频线连接外部音源设备,。音频输入如图 5-8 所示 | 音频输入分为 LINE1 和 LINE2 两种音频输入,根据现场需要,机箱内部接线接 line1 端子还是 LINE2 端子,如果内部是接 LINE1 端子,MCU 板的定压 120 输入端子接外部 120V 的音频信号,如果内部是接 LINE2 端子,MCU 板的莲花插座用音频线连接外部音源设备,。音频输入如图 5-8 所示 | ||
图5-8 | 图5-8 |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音频输入”,按“确认”键即可播放音乐。 | 操作说明:在音乐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音频输入”,按“确认”键即可播放音乐。 | ||
5.2.5 播放循环模式 | |||
音乐播放可选择4种循环模式(单曲循环、目录循环、全部循环、随机播放),如图5-9所示。 | ==== 5.2.5 播放循环模式 ==== | ||
音乐播放可选择4种循环模式(单曲循环、目录循环、全部循环、随机播放),如图5-9所示。 | |||
图5-9 | 图5-9 | ||
操作说明:在音乐处于播放状态时(非暂停),轻按“菜单”键,进入“循环模式”和“EQ设置”选择,按“↑”、“↓”键移动到“循环模式”,按“确认”键,进入“循环模式”界面,根据现场需要,按“↑”、“↓”键移动需要的循环模式,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操作说明:在音乐处于播放状态时(非暂停),轻按“菜单”键,进入“循环模式”和“EQ设置”选择,按“↑”、“↓”键移动到“循环模式”,按“确认”键,进入“循环模式”界面,根据现场需要,按“↑”、“↓”键移动需要的循环模式,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
5.2.6 EQ 设置 | |||
音乐播放只提供自然音效模式,如图5-10所示 | ==== 5.2.6 EQ 设置 ==== | ||
音乐播放只提供自然音效模式,如图5-10所示 | |||
图5-10 | 图5-10 | ||
操作说明:在音乐处于播放状态时(非暂停),轻按“菜单”键,进入“循环模式”和“EQ设置”选择,按“↑”、“↓”键移动到“EQ设置”,按“确认”键,进入“EQ设置”界面,根据现场需要,按“↑”、“↓”键移动到自然音效模式,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操作说明:在音乐处于播放状态时(非暂停),轻按“菜单”键,进入“循环模式”和“EQ设置”选择,按“↑”、“↓”键移动到“EQ设置”,按“确认”键,进入“EQ设置”界面,根据现场需要,按“↑”、“↓”键移动到自然音效模式,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
备注:循环模式,EQ设置和“放音”键功能只对“内存目录”、“U盘目录”、“录音”三种播放音源有效。 | 备注:循环模式,EQ设置和“放音”键功能只对“内存目录”、“U盘目录”、“录音”三种播放音源有效。 | ||
5.3 录音目录 | |||
=== 5.3 录音目录 === | |||
此功能为用户预置录音操作,如图5-11所示,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选择“录音”,按“确认”键即可进入录音状态。按“放音”键暂停录音,再按“放音”键继续录音,当用户录音完毕,可长按“菜单”键保存录音并退出。 | 此功能为用户预置录音操作,如图5-11所示,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选择“录音”,按“确认”键即可进入录音状态。按“放音”键暂停录音,再按“放音”键继续录音,当用户录音完毕,可长按“菜单”键保存录音并退出。 | ||
FIRXXX为预录音文件名,可设置为应急播放的音源文件,也可在“音乐-录音”此路径找到并播放。 | FIRXXX为预录音文件名,可设置为应急播放的音源文件,也可在“音乐-录音”此路径找到并播放。 | ||
图5-11 | 图5-11 | ||
备注:系统可合计保存300分钟时长的录音文件。单个录音文件时长最短为1分钟,最长可设置为30分钟,出厂默认单个录音文件时长为3分钟。 | 备注:系统可合计保存300分钟时长的录音文件。单个录音文件时长最短为1分钟,最长可设置为30分钟,出厂默认单个录音文件时长为3分钟。 | ||
5.4 系统设置 | |||
=== 5.4 系统设置 === | |||
系统设置包含“系统时间”、“应急音源设置”、“手麦音量调节”、“最大录音时间”、“固件版本”、“广播盘配置”、“密码设置”共7个子项,如图5-12所示 | 系统设置包含“系统时间”、“应急音源设置”、“手麦音量调节”、“最大录音时间”、“固件版本”、“广播盘配置”、“密码设置”共7个子项,如图5-12所示 | ||
图5-12 | 图5-12 | ||
操作说明: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选择“系统设置”,进入输入密码界面,按“↑”、“↓”键选择第一位数字密码,然后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第二位数字密码,再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第三位数字密码,再按“确认”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备注:出厂密码“111”) | 操作说明: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选择“系统设置”,进入输入密码界面,按“↑”、“↓”键选择第一位数字密码,然后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第二位数字密码,再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第三位数字密码,再按“确认”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备注:出厂密码“111”) | ||
5.4.1 系统时间 | ==== 5.4.1 系统时间 ==== | ||
系统时间即设置本机的电子时钟,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如图5-13所示 | 系统时间即设置本机的电子时钟,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如图5-13所示 | ||
图5-13 | 图5-13 | ||
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系统时间”,按“确认”键,再通过“↑”“↓”键选择年份,按“确认”键,再通过“↑”“↓”键选择月份,按“确认”键,依次选择日,时,分,秒设置,最后按“确认”键保存设置,并返回上一级菜单。 | 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系统时间”,按“确认”键,再通过“↑”“↓”键选择年份,按“确认”键,再通过“↑”“↓”键选择月份,按“确认”键,依次选择日,时,分,秒设置,最后按“确认”键保存设置,并返回上一级菜单。 | ||
5.4.2 应急音源设置 | |||
==== 5.4.2 应急音源设置 ==== | |||
设置应急广播状态时播放的音频文件,只能选择内存中的音频文件或者外部 LINEIN 音源输入。 | 设置应急广播状态时播放的音频文件,只能选择内存中的音频文件或者外部 LINEIN 音源输入。 | ||
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应急音源设置”,按“确认”键, 选择“内存音源”,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音频文件或其它文件夹,如“FIRE.MP3”音源文件,按“放音”键选择文件,再按“确认”键,确认保存选择的文件,从当前菜单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设置示例如图 5-14。如要设置为外部 LINEIN,操作示例见图 5- | |||
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应急音源设置”,按“确认”键, 选择“内存音源”,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音频文件或其它文件夹,如“FIRE.MP3”音源文件,按“放音”键选择文件,再按“确认”键,确认保存选择的文件,从当前菜单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设置示例如图 5-14。如要设置为外部 LINEIN,操作示例见图 5-15,不再赘述。按“菜单”键从当前菜单退出到上一级菜单。 | |||
第464行: | 第505行: | ||
图5-15 | 图5-15 | ||
5.4.3 手麦音量调节 | ==== 5.4.3 手麦音量调节 ==== | ||
手麦音量调节主要设置麦克风应急广播和预录音时的录音大小。如图5-16所示,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手麦音量调节”,按“确认”键,再按“←”或“→”键设置录音音量大小(最小为0,最大为5) | 手麦音量调节主要设置麦克风应急广播和预录音时的录音大小。如图5-16所示,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手麦音量调节”,按“确认”键,再按“←”或“→”键设置录音音量大小(最小为0,最大为5) | ||
图 5-16 | 图 5-16 | ||
5.4.4 最大录音时间 | |||
==== 5.4.4 最大录音时间 ==== | |||
最大录音时间主要设置单个预录音的最大时长。如图 5-17 所示,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最大录音时间”,按“确认”键,再按“←”或“→”键设置单个预录音时长(最短为 1 分钟,最大为 30 分钟,出厂默认单个录音文件时长为 3 分钟) | 最大录音时间主要设置单个预录音的最大时长。如图 5-17 所示,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最大录音时间”,按“确认”键,再按“←”或“→”键设置单个预录音时长(最短为 1 分钟,最大为 30 分钟,出厂默认单个录音文件时长为 3 分钟) | ||
图 5-17 | 图 5-17 | ||
5.4.5 固件版本 | |||
==== 5.4.5 固件版本 ==== | |||
查看本机的固件版本号,如图5-18所示,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固件版本”,按“确认”键即可查看固件版本号。 | 查看本机的固件版本号,如图5-18所示,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固件版本”,按“确认”键即可查看固件版本号。 | ||
图 5-18 | 图 5-18 | ||
5.4.6 广播盘配置 | |||
==== 5.4.6 广播盘配置 ==== | |||
广播盘配置是建立广播分区与控制模块对应关系和设定扬声器故障报警阈值所必须的步骤,在系统安装接线完毕,必须进行广播盘配置,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广播盘配置”,然后按“确认”键进入如图5-19所示的配置界面。 | 广播盘配置是建立广播分区与控制模块对应关系和设定扬声器故障报警阈值所必须的步骤,在系统安装接线完毕,必须进行广播盘配置,在“系统设置”界面,按“↑”“↓”键选择“广播盘配置”,然后按“确认”键进入如图5-19所示的配置界面。 | ||
图5-19 | 图5-19 | ||
扬声器设置界面如图5-20所示,选择“扬声器设置”,按“确认”键,再按“放音”键完成配接扬声器的匹配参数 | 扬声器设置界面如图5-20所示,选择“扬声器设置”,按“确认”键,再按“放音”键完成配接扬声器的匹配参数 | ||
图5-20 | 图5-20 | ||
回路设置是建立火灾报警控制器回路与广播分区对应关系的配置,如图5-21所示 | 回路设置是建立火灾报警控制器回路与广播分区对应关系的配置,如图5-21所示 | ||
图5-21 | 图5-21 | ||
选择“回路设置”选项,按“确认”键,再按“↑”“↓”键设置分区 1 回路号(01-64),按“确认”键进入地址 1 设置界面,按“↑”“↓”设置地址 1 逻辑号(01-200),按“确认”键进入分区 2 对应回路号设置界面,按“↑”“↓”设置分区 2 回路号(01-64)按“确认”键,再按“↑”“↓”设置地址 2 逻辑号(01-200),再按“放音”键保存设置,即完成回路设置。 | 选择“回路设置”选项,按“确认”键,再按“↑”“↓”键设置分区 1 回路号(01-64),按“确认”键进入地址 1 设置界面,按“↑”“↓”设置地址 1 逻辑号(01-200),按“确认”键进入分区 2 对应回路号设置界面,按“↑”“↓”设置分区 2 回路号(01-64)按“确认”键,再按“↑”“↓”设置地址 2 逻辑号(01-200),再按“放音”键保存设置,即完成回路设置。 | ||
本机配置设置如图 5-22 所示 | 本机配置设置如图 5-22 所示 | ||
图 5-22 | 图 5-22 | ||
“本机配置”选项,按“确认”键,进入选择菜单。在选择菜单按“确认”键可以在“本机地址”和“CAN 版本”选项之间切换。 | “本机配置”选项,按“确认”键,进入选择菜单。在选择菜单按“确认”键可以在“本机地址”和“CAN 版本”选项之间切换。 | ||
“本机地址”选项,按“↑”“↓”键设置本机地址(1-99),再按“放音”键完成本机地址设置。 | “本机地址”选项,按“↑”“↓”键设置本机地址(1-99),再按“放音”键完成本机地址设置。 | ||
CAN 版本设置如图 5-23 所示 | CAN 版本设置如图 5-23 所示 | ||
图 5-23 | 图 5-23 | ||
“CAN 版本”选项,按“↑”“↓”键设置 CAN 协议版本(1-2),再按“放音”键完成本机CAN 版本设置。CAN 版本 1 表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讯时采用波特率 13.3K 的 CAN 协议;CAN版本 2 表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讯时采用波特率 100K 的 CAN 协议 | “CAN 版本”选项,按“↑”“↓”键设置 CAN 协议版本(1-2),再按“放音”键完成本机CAN 版本设置。CAN 版本 1 表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讯时采用波特率 13.3K 的 CAN 协议;CAN版本 2 表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讯时采用波特率 100K 的 CAN 协议 | ||
5.4.7 密码设置 | |||
==== 5.4.7 密码设置 ==== | |||
密码设置主要设置本机权限密码,如图5-24所示 | 密码设置主要设置本机权限密码,如图5-24所示 | ||
图5-24 | 图5-24 | ||
选择“密码设置”选项,按“确认”键,再按“↑”“↓”键设置本机第一位密码,然后再“确认”键,第二和第三位密码依上述步骤设置,最后按“放音”键保存新密码设置。 | 选择“密码设置”选项,按“确认”键,再按“↑”“↓”键设置本机第一位密码,然后再“确认”键,第二和第三位密码依上述步骤设置,最后按“放音”键保存新密码设置。 | ||
5.5 数据交互 | |||
=== 5.5 数据交互 === | |||
数据交互主要实现数据在内存-U盘,U盘-内存之间交互,如图5-25所示。 | 数据交互主要实现数据在内存-U盘,U盘-内存之间交互,如图5-25所示。 | ||
图5-25 | 图5-25 | ||
操作说明: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移动到“数据交互”,然后按“确认”键即可进入数据交互界面。 | 操作说明: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移动到“数据交互”,然后按“确认”键即可进入数据交互界面。 | ||
实现数据交互需进行3个步骤。 | 实现数据交互需进行3个步骤。 | ||
步骤1选择拷贝数据,如图5-26所示 | 步骤1选择拷贝数据,如图5-26所示 | ||
图5-26 | 图5-26 | ||
操作说明:在“数据交互”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选择拷贝数据”,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到“U盘目录”,再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FIRE.MP3”音源,按“放音”键选择,最后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操作说明:在“数据交互”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选择拷贝数据”,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到“U盘目录”,再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FIRE.MP3”音源,按“放音”键选择,最后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
步骤2选择目标目录,如图5-27所示 | 步骤2选择目标目录,如图5-27所示 | ||
第516行: | 第580行: | ||
图5-27 | 图5-27 | ||
操作说明:在“数据交互”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选择目标目录”,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到“内存目录”,再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ROOT”文件夹,按“放音”键选择,最后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操作说明:在“数据交互”界面下,按“↑”、“↓”键移动到“选择目标目录”,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到“内存目录”,再按“确认”键,然后按“↑”、“↓”键移动“ROOT”文件夹,按“放音”键选择,最后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 | ||
步骤3执行数据交互,如图5-28所示 | 步骤3执行数据交互,如图5-28所示 | ||
图5-28 | 图5-28 | ||
操作说明:在“数据交互”界面下,按“↑”、“↓”键移动到“执行数据交互”,按“确认”键,然后再“确认”键,数据交互完后自动退出并返回到上一级菜单。 | 操作说明:在“数据交互”界面下,按“↑”、“↓”键移动到“执行数据交互”,按“确认”键,然后再“确认”键,数据交互完后自动退出并返回到上一级菜单。 | ||
备注:U盘-内存之间交互也是根据上述步骤实现,区别在于选择内存目录还是U盘目录。 | 备注:U盘-内存之间交互也是根据上述步骤实现,区别在于选择内存目录还是U盘目录。 | ||
删除文件主要是删除一些非必要文件,如图5-29所示 | 删除文件主要是删除一些非必要文件,如图5-29所示 | ||
图5-29 | 图5-29 | ||
选择“删除文件”,按“确认”键,按“↑”、“↓”键选择“U盘目录”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要被删除文件“FIRE.MP3”音源,按“放音”键选择,最后按“确认”键删除并退出。 | 选择“删除文件”,按“确认”键,按“↑”、“↓”键选择“U盘目录”按“确认”键,再按“↑”、“↓”键选择要被删除文件“FIRE.MP3”音源,按“放音”键选择,最后按“确认”键删除并退出。 | ||
备注:内存目录文件删除也是根据上述步骤实现,录音音源受保护不能被删除。 | 备注:内存目录文件删除也是根据上述步骤实现,录音音源受保护不能被删除。 | ||
第六章故障分析与排除 | == 第六章故障分析与排除 == | ||
序号 故障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 序号 故障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 ||
1 | 1 | ||
第571行: | 第642行: | ||
2. 1.系统检测到有故障 | 2. 1.系统检测到有故障 | ||
2. 1.根据面板上的故障提示以及故障内容的提示,对故障点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后故障信息自动消除。 | 2. 1.根据面板上的故障提示以及故障内容的提示,对故障点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后故障信息自动消除。 | ||
第592行: | 第664行: | ||
2)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储存温度在0~+50℃,无凝露,环境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同时避免强烈的振动冲击和强烈的电磁场作用。 | 2)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储存温度在0~+50℃,无凝露,环境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同时避免强烈的振动冲击和强烈的电磁场作用。 | ||
=== 8.2 注意事项 === | === 8.2 注意事项 === | ||
第601行: | 第674行: | ||
4)内含高压,维护时请注意安全。 | 4)内含高压,维护时请注意安全。 | ||
[[Category:消防应急广播通讯系统]] | [[Category:消防应急广播通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