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明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1,911行: | 第1,911行: | ||
——体积小于外壳净容积的1%; | ——体积小于外壳净容积的1%; | ||
或电池厂商确认电池能达到电化学平衡且在放电截止时单体电池的内阻会超过25 | 或电池厂商确认电池能达到电化学平衡且在放电截止时单体电池的内阻会超过25 k。 | ||
则不需要防止由于极性接反或在同一个电池组内被其他电池反向充电而导致释放电解气体的附加 保护。 | 则不需要防止由于极性接反或在同一个电池组内被其他电池反向充电而导致释放电解气体的附加 保护。 | ||
第1,921行: | 第1,921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GB 3836.5-2021_图G.1 反向充电保护.jpeg|400px]] | [[文件:爆炸性环境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GB 3836.5-2021_图G.1 反向充电保护.jpeg|400px]] | ||
图 G.1 反向充电保护 | 图 G.1 反向充电保护 | ||
第1,933行: | 第1,934行: | ||
[[文件:爆炸性环境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GB 3836.5-2021_图G.2充电保护的二极管安装示例.jpeg|400px]] | [[文件:爆炸性环境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GB 3836.5-2021_图G.2充电保护的二极管安装示例.jpeg|400px]] | ||
图 G.2 充电保护的二极管安装示例 | 图 G.2 充电保护的二极管安装示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