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898-2013: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任欣欣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任欣欣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2,865行: 第2,865行:
4.4.5 本条分别规定了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分区控制阀调试的要 求,以验证是否能实现其功能。
4.4.5 本条分别规定了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分区控制阀调试的要 求,以验证是否能实现其功能。


对于开式系统,分区控制阀的功能包括了启动细水雾灭火系 统和选择防护区,能够接收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启 动阀组,并能够将阀门的启闭状态及故障情况以信号方式反馈给 消防控制室。对于闭式系统,要求系统按楼层或防火分区设置分
对于开式系统,分区控制阀的功能包括了启动细水雾灭火系 统和选择防护区,能够接收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启 动阀组,并能够将阀门的启闭状态及故障情况以信号方式反馈给 消防控制室。对于闭式系统,要求系统按楼层或防火分区设置分区控制阀,具有启闭信号反馈功能,阀门平时处于常开位置。
 
区控制阀,具有启闭信号反馈功能,阀门平时处于常开位置。


4.4.6~4.4.9 这四条规定了系统联动试验的要求,包括控制阀 和泵组(或瓶组)的启动及信号反馈要求,系统动作信号反馈要求 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燃气供给系统等与系统相关的联动装置 的联动试验要求。通过上述试验,以验证系统的灵敏度与可靠性 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4.6~4.4.9 这四条规定了系统联动试验的要求,包括控制阀 和泵组(或瓶组)的启动及信号反馈要求,系统动作信号反馈要求 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燃气供给系统等与系统相关的联动装置 的联动试验要求。通过上述试验,以验证系统的灵敏度与可靠性 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第2,887行: 第2,885行:
本规范依据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要功能影响程度,把工程 中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项目划分为严重缺陷项、一般缺陷项和 轻度缺陷项三类。根据各类缺陷项的数量,对系统主要功能的影 响程度,结合国内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经综合 考虑确定了相关工程合格判定条件。该条规定参考了公安部《建 筑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
本规范依据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要功能影响程度,把工程 中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项目划分为严重缺陷项、一般缺陷项和 轻度缺陷项三类。根据各类缺陷项的数量,对系统主要功能的影 响程度,结合国内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经综合 考虑确定了相关工程合格判定条件。该条规定参考了公安部《建 筑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


109.


==6 维 护 管 理==
==6 维 护 管 理==
第2,907行: 第2,904行:
6.0.7 本条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日检的内容及要求。
6.0.7 本条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日检的内容及要求。


火灾时,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及时发挥应有作用和其每个部 件是否处于正确状态有关。其中,造成系统失效的典型情况多为
火灾时,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及时发挥应有作用和其每个部 件是否处于正确状态有关。其中,造成系统失效的典型情况多为系统供电中断、阀门未处在正确的启闭位置、报警信号故障未能及 时反映火情等。因此,要求维护管理人员每天进行检查,排除上述 问题。
 
系统供电中断、阀门未处在正确的启闭位置、报警信号故障未能及 时反映火情等。因此,要求维护管理人员每天进行检查,排除上述 问题。


系统应确保消防储水设备的任何部位在寒冷季节均不得结 冰,以保证灭火时用水,因此要求维护管理人员每天应进行储水设 备房间温度检查。
系统应确保消防储水设备的任何部位在寒冷季节均不得结 冰,以保证灭火时用水,因此要求维护管理人员每天应进行储水设 备房间温度检查。
第2,935行: 第2,930行:
为了验证系统的正常动作运行能力,要求系统每年按照本规 范第5.0.9条的规定进行系统模拟灭火功能试验。
为了验证系统的正常动作运行能力,要求系统每年按照本规 范第5.0.9条的规定进行系统模拟灭火功能试验。


附录A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实体火灾模拟试验
== 附录A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实体火灾模拟试验 ==
 
A.1 基 本 要 求


A.1.1 本条规定了系统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火灾模型设置的基本
=== A.1 基 本 要 求 ===


原则。
A.1.1 本条规定了系统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火灾模型设置的基本原则。


火灾模型的设置是进行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的重要步骤。试验 研究表明,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性能与保护对象特性、保护空间 及应用环境条件等有直接的关系。同时,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构成、 管网布置或其设计参数的改变,均会影响系统的灭火性能。所以,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火灾模型设置时需要考虑相关条件和参数,以 确保火灾模型与实际应用条件相同或类似,保证试验结果在实际 工程应用中的重现性和可靠性。
火灾模型的设置是进行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的重要步骤。试验 研究表明,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性能与保护对象特性、保护空间 及应用环境条件等有直接的关系。同时,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构成、 管网布置或其设计参数的改变,均会影响系统的灭火性能。所以,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火灾模型设置时需要考虑相关条件和参数,以 确保火灾模型与实际应用条件相同或类似,保证试验结果在实际 工程应用中的重现性和可靠性。
第2,953行: 第2,946行:
4 系统的应用方式,主要指系统选型(如开式系统全淹没应 用方式、开式系统局部应用方式等),细水雾喷头的安装条件(如安 装高度、安装间距、与保护对象的距离、与侧墙的距离、与吊顶的距 离、安装角度等),细水雾喷头的设计工作压力、系统的喷雾时间 等。
4 系统的应用方式,主要指系统选型(如开式系统全淹没应 用方式、开式系统局部应用方式等),细水雾喷头的安装条件(如安 装高度、安装间距、与保护对象的距离、与侧墙的距离、与吊顶的距 离、安装角度等),细水雾喷头的设计工作压力、系统的喷雾时间 等。


A.1.2 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的引燃方式和预燃时间,要考虑火灾
A.1.2 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的引燃方式和预燃时间,要考虑火灾热释放速率、火灾蔓延情况、烟气发展情况等火灾发展特性,并结 合实际保护对象的特性来确定。
 
热释放速率、火灾蔓延情况、烟气发展情况等火灾发展特性,并结 合实际保护对象的特性来确定。


A.2 容积不大于260m3的设备室
=== A.2 容积不大于260m3的设备室 ===


A.2.1 本条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保护容积小于或等于260m3 的设备室时,其试验空间的模拟设置要求,主要参考了FM 5560 的相关规定。“设备室”指具有可燃液体火灾特性的液压站、润滑 油站、柴油发电机房、燃油锅炉房和涡轮机房等场所。
A.2.1 本条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保护容积小于或等于260m3 的设备室时,其试验空间的模拟设置要求,主要参考了FM 5560 的相关规定。“设备室”指具有可燃液体火灾特性的液压站、润滑 油站、柴油发电机房、燃油锅炉房和涡轮机房等场所。
第2,971行: 第2,962行:
A.2.11 与其他设备室相比,涡轮机房在进行模拟灭火试验之 外,增加了喷雾冷却试验要求。这是由于细水雾用于保护涡轮机 时,其冷却过程必须均匀缓慢,以避免骤然冷却导致涡轮机轴瓦报 废。
A.2.11 与其他设备室相比,涡轮机房在进行模拟灭火试验之 外,增加了喷雾冷却试验要求。这是由于细水雾用于保护涡轮机 时,其冷却过程必须均匀缓慢,以避免骤然冷却导致涡轮机轴瓦报 废。


在进行喷雾冷却试验时,推荐采用1MW 的喷雾火,燃料可采 用正庚烷。在进行试验时,用喷雾火加热热轧钢板,要求当3个热
在进行喷雾冷却试验时,推荐采用1MW 的喷雾火,燃料可采 用正庚烷。在进行试验时,用喷雾火加热热轧钢板,要求当3个热电偶的温度均超过300℃时关闭喷雾火,冷却钢板,当3个热电偶 中温度最高的那个也降至300℃时,开启系统进行喷雾冷却。试 验对涡轮机模型加热的均匀性要求较高。在加热过程中,若3个 热电偶读数间的差异超过10℃,需要调整喷雾火,重新加热。为 了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必要时可以采用丙烷燃烧器,需要将其均 匀布置在热轧钢板下方进行加热。
 
电偶的温度均超过300℃时关闭喷雾火,冷却钢板,当3个热电偶 中温度最高的那个也降至300℃时,开启系统进行喷雾冷却。试 验对涡轮机模型加热的均匀性要求较高。在加热过程中,若3个 热电偶读数间的差异超过10℃,需要调整喷雾火,重新加热。为 了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必要时可以采用丙烷燃烧器,需要将其均 匀布置在热轧钢板下方进行加热。


A.3 容积大于260m3的设备室
=== A.3 容积大于260m3的设备室 ===


A.3.1 、A.3.2 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保护容积大于260m3的设 备室时,其试验空间和设备模型的模拟设置要求。这些规定主要 参考了FM 5560的相关规定,用于具有可燃液体火灾特性的液压 站、润滑油站、柴油发电机房、燃油锅炉房和涡轮机房等场所。
A.3.1 、A.3.2 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保护容积大于260m3的设 备室时,其试验空间和设备模型的模拟设置要求。这些规定主要 参考了FM 5560的相关规定,用于具有可燃液体火灾特性的液压 站、润滑油站、柴油发电机房、燃油锅炉房和涡轮机房等场所。
第2,983行: 第2,972行:
但其沿设备模型长边方向的位置,1.0m2油盘位于设备模型长边 中心的位置(即距长边边缘1.4m) , 0 . 1m 2 油盘距其长边边缘 10cm。
但其沿设备模型长边方向的位置,1.0m2油盘位于设备模型长边 中心的位置(即距长边边缘1.4m) , 0 . 1m 2 油盘距其长边边缘 10cm。


A.4 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
=== A.4 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 ===


A.4.1 本条参考了CEN/TS 14972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保护 电缆隧道时试验空间的模拟设置要求。系统应用于电缆夹层、电 缆竖井、电气地下室等电缆场所时的实体火灾灭火试验,可根据实 际情况,参照本规范的规定进行。
A.4.1 本条参考了CEN/TS 14972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保护 电缆隧道时试验空间的模拟设置要求。系统应用于电缆夹层、电 缆竖井、电气地下室等电缆场所时的实体火灾灭火试验,可根据实 际情况,参照本规范的规定进行。
第2,993行: 第2,982行:
通过本节试验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可应用于电缆层数少于试 验层数,电缆的燃烧性能比试验电缆差,风速小于试验风速,隧道 高度小于试验隧道高度,隧道宽度小于试验隧道宽度,电缆支架宽 度小于试验中宽度或相邻两层电缆支架的高度大于试验中高度的 电缆隧(廊)道。
通过本节试验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可应用于电缆层数少于试 验层数,电缆的燃烧性能比试验电缆差,风速小于试验风速,隧道 高度小于试验隧道高度,隧道宽度小于试验隧道宽度,电缆支架宽 度小于试验中宽度或相邻两层电缆支架的高度大于试验中高度的 电缆隧(廊)道。


A.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地板夹层空间
=== A.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地板夹层空间 ===


A.5.1 本条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用于保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地板电缆夹层或类似空间时,其试验空间的模拟设置要求,主要参 考了FM 5560的相关规定。
A.5.1 本条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用于保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地板电缆夹层或类似空间时,其试验空间的模拟设置要求,主要参 考了FM 5560的相关规定。
第3,000行: 第2,989行:


A.5.4 与实际情况相比,要求模拟火源的预燃时间比实际火灾 探测时间长,主要是模拟延迟报警的不利条件。
A.5.4 与实际情况相比,要求模拟火源的预燃时间比实际火灾 探测时间长,主要是模拟延迟报警的不利条件。


[[Category:国家标准]]
[[Category:国家标准]]
任欣欣
1,63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