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欣欣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船舶防火防盗安全系统技术要求T CANSI 33-2022}} | {{国标文件|国标文件名=船舶防火防盗安全系统技术要求T CANSI 33-2022}} | ||
== 标准状态 == | == 标准状态 == | ||
<br> | <br> | ||
第7行: | 第8行: | ||
实施日期:2022/10/1 | 实施日期:2022/10/1 | ||
== 1 范围 == | |||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防火防盗安全系统的一般要求、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及安装要求等。 |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防火防盗安全系统的一般要求、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及安装要求等。 | ||
第28行: | 第31行: |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
3.1 | 3.1 火警盗警 fire alarm and guarding alarm | ||
火警盗警 fire alarm and guarding alarm | |||
主要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或火焰探测器、红外摄像头(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手报按钮、声光报警器、控制模块、船载终端等组成,具有火警、盗警探测及传输功能。 | 主要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或火焰探测器、红外摄像头(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手报按钮、声光报警器、控制模块、船载终端等组成,具有火警、盗警探测及传输功能。 | ||
3.2 | 3.2 船载终端 shipborne terminal | ||
船载终端 shipborne terminal | |||
用于船舶防火防盗安全信号的汇集,由数据传送单元(DTU)、火警盗警单元、定位单元、通信单元、电源等组成,适合船舶安装使用的4G/卫星定位的设备。 | 用于船舶防火防盗安全信号的汇集,由数据传送单元(DTU)、火警盗警单元、定位单元、通信单元、电源等组成,适合船舶安装使用的4G/卫星定位的设备。 | ||
第43行: | 第42行: | ||
=== 4.1 组成 === | === 4.1 组成 === | ||
安全系统主要由下列部件组成: | 安全系统主要由下列部件组成: | ||
第51行: | 第49行: | ||
=== 4.2 外观 === | === 4.2 外观 === | ||
安全系统各组成设备的外观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 安全系统各组成设备的外观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 ||
第60行: | 第57行: | ||
=== 4.3 外置接口 === | === 4.3 外置接口 === | ||
4.3.1 | 4.3.1 安全系统应具备外置电源输入接口,输入电压为交流 220 V 或直流 24 V。 | ||
4.3.2 安全系统至少具有一个通用的RJ-45 以太网接口及一个 RS485 通讯接口,串口参数包括: | 4.3.2 安全系统至少具有一个通用的RJ-45 以太网接口及一个 RS485 通讯接口,串口参数包括: | ||
第75行: | 第71行: | ||
=== 4.4 电源 === | === 4.4 电源 === | ||
4.4.1 安全系统船载终端的电源部分应具有主电源和应急电源切换装置。当主电源失去时,能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切换到主电源;应有主、应急电源工作状态指示,主电源应有过流保护措施。主、应急电源的转换不应使船载终端产生误动作。 | 4.4.1 安全系统船载终端的电源部分应具有主电源和应急电源切换装置。当主电源失去时,能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切换到主电源;应有主、应急电源工作状态指示,主电源应有过流保护措施。主、应急电源的转换不应使船载终端产生误动作。 | ||
第102行: | 第97行: | ||
=== 4.5 外壳防护 === | === 4.5 外壳防护 === | ||
安全系统定位通信单元防护等级不低于 GB/T 4208—2017 中 IP44。 | 安全系统定位通信单元防护等级不低于 GB/T 4208—2017 中 IP44。 | ||
第108行: | 第102行: | ||
=== 4.6 可靠性 === | === 4.6 可靠性 === | ||
安全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3300 h。 | |||
== 5 性能要求 == | == 5 性能要求 == | ||
=== 5.1 定位 === | === 5.1 定位 === | ||
5.1.1 安全系统的定位功能包括: | 5.1.1 安全系统的定位功能包括: | ||
第123行: | 第114行: | ||
c)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具有动态存储30 天内全部定位信息的功能。 | c)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具有动态存储30 天内全部定位信息的功能。 | ||
5.1.2 安全系统的定位性能指标包括: | 5.1.2 安全系统的定位性能指标包括: | ||
a)频率范围:800 MHz~2100 MHz; | |||
b)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 | |||
b)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 | c)天线轴比:不大于 3 db; | ||
d)水平覆盖角度:360°; | |||
e)输出驻波:不大于 1.3; | |||
f)网络:支持移动及卫星通信网络; | |||
f)网络:支持移动及卫星通信网络; | g)增益:不小于 5 dBi; | ||
h)阻抗:50 Ω; | |||
h)阻抗:50 Ω; | i)接收灵敏度:优于-100 dBm; | ||
i)接收灵敏度:优于-100 dBm; | j)首次定位时间:不大于 2 min; | ||
k)重捕时间:不大于 1 s; | |||
l)定位误差:不大于 | l)定位误差:不大于 15 m; | ||
m)测速范围:不小于 | m)测速范围:不小于 100 km/h; | ||
n)测速精度:不大于 | n)测速精度:不大于 0.2 m/s; | ||
o)数据输出更新率:不低于每秒一次。 | o)数据输出更新率:不低于每秒一次。 | ||
=== 5.2 通信 === | === 5.2 通信 === | ||
5.2.1 安全系统的通信方式根据需求确定,但应能有故障或报警信息即刻上传。 | 5.2.1 安全系统的通信方式根据需求确定,但应能有故障或报警信息即刻上传。 | ||
第150行: | 第140行: | ||
b)驻波比:小于等于1.5; | b)驻波比:小于等于1.5; | ||
c)增益:大于等于4 dBi; | c)增益:大于等于4 dBi; | ||
d)阻抗:50Ω。 | |||
5.2.3 数据传送模式要求包括: | 5.2.3 数据传送模式要求包括: | ||
第186行: | 第176行: | ||
5.3.7 声光报警 | 5.3.7 声光报警 | ||
当有火警或盗警信号时,在无人应答情况下,应能发出声光信号 | 当有火警或盗警信号时,在无人应答情况下,应能发出声光信号 10 s,延时 1 min 再响 10 s,持 | ||
续报警,直至人工应答。 | |||
5.3.8 电源自动切换及故障 | 5.3.8 电源自动切换及故障 | ||
第202行: | 第193行: | ||
=== 5.4 故障显示 === | === 5.4 故障显示 === | ||
船载终端应设故障指示灯,安全系统有故障存在时,该故障指示灯应亮。 | 船载终端应设故障指示灯,安全系统有故障存在时,该故障指示灯应亮。 | ||
第210行: | 第200行: | ||
=== 6.1 高温 === | === 6.1 高温 === |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2—2008要求,温度为(60±2)℃,应能正常工作。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2—2008要求,温度为(60±2)℃,应能正常工作。 | ||
=== 6.2 低温 === | === 6.2 低温 === |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1—2008中的5.2要求,温度为(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1—2008中的5.2要求,温度为(-10±2)℃,应能正常工作。 | ||
=== 6.3 恒定湿热 === | === 6.3 恒定湿热 === |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4—2008要求,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时,应能正常 |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 | 工作。 | ||
=== 6.4 倾斜和摇摆 === | === 6.4 倾斜和摇摆 === |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101—2008要求,在下列倾斜摇摆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 安全系统按GB/T 2423.101—2008要求,在下列倾斜摇摆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 ||
a)横倾±15°,纵倾±7.5°; | |||
b)横摇±22.5°,纵摇±7.5° 周期10 s。 | |||
=== 6.5 振动 === | === 6.5 振动 === | ||
安全系统按 GB/T | 安全系统按 GB/T 2423.10—2008 要求,分别在频率为 2 Hz~13.2 Hz,振幅±1.0 mm;频率为 13.2 | ||
Hz~100 Hz,加速度为±69 m/s<sup>2</sup> 后,应能正常工作。 | |||
=== 6.6 盐雾 === | === 6.6 盐雾 === | ||
第239行: | 第230行: | ||
=== 6.7 电磁兼容性 === | === 6.7 电磁兼容性 === | ||
安全系统控制系统的传导发射限制应符合GD22—2015 中表3.2.5 要求。 | 安全系统控制系统的传导发射限制应符合GD22—2015 中表3.2.5 要求。 | ||
第245行: | 第235行: | ||
=== 7.1 === | === 7.1 === | ||
安全系统船载终端应使用配套的固定支架,安装于驾驶室内,其位置应便于观察和操作。 | 安全系统船载终端应使用配套的固定支架,安装于驾驶室内,其位置应便于观察和操作。 | ||
=== 7.2 === | === 7.2 === | ||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红外摄像头(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在保护或监控区域内,手报按钮、声光报警器应安装在机舱出口易于操作和易于观察的相应位置。 |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红外摄像头(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在保护或监控区域内,手报按钮、声光报警器应安装在机舱出口易于操作和易于观察的相应位置。 | ||
[[Category:行业标准]] | [[Category:行业标准]] |